【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知识点】
1. 计算机历史: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思想并采用二进制的现代电子计算机是在1940年代末期,而非1950年。
2. 信息技术定义: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还包括通信、网络、数据库等多种技术的综合。
3. 进制表示:D代表的是十进制,而非十六进制。
4. 数值类型:在计算机中,处理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值通常通过定点数和浮点数来实现。
5. 浮点数结构: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而不是基数)两部分组成。
6. 硬盘缓存:硬盘内置缓存可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7. 汉字编码:计算机内部用于存储和处理的汉字编码是内码,如GBK或Unicode,而不是国标码。
8. AGP总线:AGP是早期的图形加速接口,是主板上的高速总线标准之一。
9. ASCII码: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不是联合国制定的。
10. 汉字点阵字库:24×24汉字点阵表示一个汉字需要96字节(每个点占一位,24行乘以24列等于576位,除以8位/字节等于72字节,加上两个字节的区位码,总计96字节)。
11. 外存与CPU:外存中的信息不能直接进入CPU处理,需要通过内存进行中转。
12. 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负责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
13. BIOS升级:主板上的BIOS芯片可以通过软升级进行更新。
14. 显示器分辨率:640×480、1024×768等表示显示器的分辨率,决定了屏幕显示的清晰度。
15. 磁盘扇区:硬盘上的扇区长度通常是固定的,每个扇区通常512字节。
16. 硬盘的双重角色:硬盘既是输入设备(读取数据),也是输出设备(写入数据)。
17. 硬盘转速:7200转/分钟指的是硬盘每分钟的转数。
18. 一次性写入光盘:使用相变材料记录信息,一旦写入无法修改。
19. 打印机速度:打印速度通常从快到慢排序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
20. 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21. 硬盘分区:将硬盘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逻辑区域。
22. UNIX操作系统:UNIX是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23.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拥有独立的图形处理能力,性能优于集成显卡。
24. 操作系统加载:开机后,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会加载到内存中。
25.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是编译时的地址,而物理地址是实际内存中的地址。
26. 文件访问方式:直接访问方法通常基于磁盘的物理布局,而非磁带模型。
27. 分页内存管理:分页内存管理中,页面可以在内存的任何位置,无需连续。
28. 中断驱动与直读:中断驱动方法的CPU利用率通常高于直接内存访问方法。
29. 音频数据量计算:根据音频的参数(采样率、采样位数、声道数)可以计算出未压缩的音频数据量。
30. 多媒体特性:多媒体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实时性和智能性等特征。
31. 视频编码标准:MPEG-2是用于DVD的标准压缩格式。
32. MIDI文件与WAV文件:在相同时间长度下,MIDI文件一般比WAV文件小。
33. ISP定义:ISP是指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34. 域名结构:主机域名scut.edu由三个部分组成,scut是组织或机构名称。
35. IPv4与IPv6:IPv6提供更多的IP地址,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36. OSI模型: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是数据链路层。
37. PPP拨号上网:使用PPP拨号接入Internet时,通常获得的是动态IP地址。
38. WWW服务模式: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提供网页浏览服务。
39. 黑客工具:黑客工具是用于攻击网络安全的软件。
40. 计算机病毒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触发性和破坏性,格式化软盘不一定能彻底清除病毒。
单项选择题:
41. 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智能化,表现为计算机将具备更多人工智能功能。
42. 系统软件:包括编译程序、操作系统等,而人为治理软件、画图软件、制表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43. 计算机存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编码的方式存储所有信息。
44. 数值比较:(416)O转换为十进制为262,(271)D转换为十进制为195,(110)H转换为十进制为6,(100010001)B转换为十进制为137,其中数值最大的是(416)O。
45. 汉字国标码计算:汉字“计”的十进制区位码2838转换为十六进制为BC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