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笔试题知识点解析 #### 一、表达式计算及理解 **题目描述:** 给出四个表达式,并要求判断这些表达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计算执行后变量`a`的值。 1. **表达式A**: `a += (a++);` 2. **表达式B**: `a += (++a);` 3. **表达式C**: `(a++) += a;` 4. **表达式D**: `(++a) += (a++);` **解析:** - **表达式A** (`a += (a++);`): 先将`a`的当前值(即4)用于计算,然后`a`自增1变为5。因此,`a += (a++);`等同于`a = a + 4;`,最后`a`的值为8。 - **表达式B** (`a += (++a);`): `a`先自增1变为5,然后使用新的值进行计算。因此,`a += (++a);`等同于`a = a + 5;`,最后`a`的值为9。 - **表达式C** (`(a++) += a;`): 此表达式错误,因为左侧不是有效的变量,无法赋值。应该修改为`++a += a;`,此时`a`先自增1变为5,然后`a`的值加上原来的`a`值(即5),最终`a`为10。 - **表达式D** (`(++a) += (a++);`): 首先`a`自增1变为5,然后使用新的值进行计算,接着`a`再次自增1变为6。因此,`(++a) += (a++);`等同于`a = a + 5;`,最终`a`的值为11。 #### 二、`sizeof`运算符的使用 **题目描述:** 在32位系统下的C++程序中,计算以下变量或数组的`sizeof`值。 1. **`sizeof(str)`**: 定义为`char str[]="http://www.xxxxx.com";` 2. **`sizeof(p)`**: 定义为`char *p = str;` 3. **`sizeof(n)`**: 定义为`int n = 10;` 4. **`sizeof(str)`** (在函数内): 在`void Foo(char str[100])`中定义。 5. **`sizeof(p)`** (指向分配内存的指针): 定义为`void *p = malloc(100);` **解析:** - **`sizeof(str)`**: 数组`str`的实际长度是17个字节(包括空字符`'\0'`)。因此,`sizeof(str)`的结果为17。 - **`sizeof(p)`**: 指针`p`在32位系统上的大小固定为4字节。 - **`sizeof(n)`**: 整型变量`n`在大多数系统上(包括32位系统)的大小为4字节。 - **`sizeof(str)`** (在函数内): 在函数参数传递时,数组会退化为指向其首元素的指针,因此在函数内部`sizeof(str)`的结果也是4字节。 - **`sizeof(p)`** (指向分配内存的指针): 指针`p`的大小同样为4字节。 #### 三、C/C++预处理指令的理解 **题目描述:** 解释头文件中的预处理指令`ifndef/define/endif`的作用;比较`#include <filename.h>`与`#include "filename.h"`的区别;解释在C++程序中调用被C编译器编译后的函数为何需要使用`extern "C"`声明;指出`switch()`语句中不允许的数据类型。 **解析:** - **`ifndef/define/endif`**的作用: 这些指令组合起来用于防止头文件被重复包含。通常形式为`#ifndef`检查宏是否存在,`#define`定义该宏,`#endif`结束条件编译。 - **`#include <filename.h>`与`#include "filename.h"`的区别**: 前者通常用于包含标准库文件,而后者则用于包含用户自定义的头文件。编译器搜索路径也有所不同。 - **`extern "C"`声明**: C++编译器会对函数名称进行重命名,这导致C++程序无法直接调用由C编译器编译的函数。`extern "C"`声明告诉C++编译器采用C语言链接约定,使得两者之间可以兼容。 - **`switch()`中不允许的数据类型**: `switch`语句不允许使用浮点数类型,如`float`或`double`。 #### 四、指针和内存管理 **题目描述:** 分析几个关于指针操作的示例,并预测运行结果。 1. **示例1**: 使用`malloc`分配内存并复制字符串。 2. **示例2**: 分配内存、复制字符串、释放内存并在释放后继续使用该指针。 3. **示例3**: 在函数中定义一个局部数组,并返回该数组的地址。 **解析:** - **示例1**: 输出"hello",因为指针`str`指向了动态分配的内存区域,且正确释放了内存。 - **示例2**: 输出"world",但是存在潜在问题。虽然这里输出了正确的结果,但在`free(str)`之后继续使用`str`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 **示例3**: 输出不确定结果。这是因为在函数`GetMemory`中返回的是局部数组`p`的地址,该数组在函数退出时会被销毁,因此返回的指针变为无效。 #### 五、字符串连接函数实现 **题目描述:** 不使用C/C++标准库中的字符串处理函数,手动实现`strcat`函数,并解释为什么`strcat`函数需要返回一个`char*`类型的值。 **解析:** - **实现**: 手动实现`strcat`函数可以通过循环遍历源字符串,并将其逐个字符追加到目标字符串的末尾。具体实现见题干中的示例代码。 - **返回值类型解释**: `strcat`函数返回目标字符串的地址,这样可以方便地将结果赋值给其他变量或进行链式调用,例如`strcat(str1, str2); strcat(str1, str3);`。 #### 六、MFC中的`CString`类 **题目描述:** 询问`CString`是否为类型安全类。 **解析:** - **`CString`类型安全性**: `CString`本身并不保证类型安全。虽然它提供了丰富的字符串操作功能,但开发者仍需确保正确使用这些功能。例如,在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时,可以使用`CString`的`Format`方法。 #### 七、C++中的模板类 **题目描述:** 解释为什么在C++中使用模板类。 **解析:** - **模板类的优点**: - **动态增长和缩减**: 模板类可以用来创建动态数据结构,如动态数组或链表。 - **类型无关性**: 模板类可以在编译时确定类型,使得同一段代码可以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实例化。 - **高度可复用性**: 通过模板类,可以编写一次代码,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灵活性。 - **编译时类型检查**: 模板类允许在编译时进行类型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类型错误。








剩余14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