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l工程向IAR进行移植,主要目的是习惯IAR和SourceInsight编程界面风格,也为了熟悉两个平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文档详细描述了整个工程移植过程的错误解决办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移植完成解决报错,还遗留大量的警告,目前暂时没有花时间去解决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不同的IDE之间进行项目迁移,例如从Keil MDK迁移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这个过程涉及到编译环境、文件结构和配置的转换。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步骤指南,用于从Keil MDK Professional 5.15版本移植到IAR 7.4版本的过程。 确保你对两个IDE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Keil MDK以其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强大的调试功能受到欢迎,而IAR以其高效的编译器和严谨的代码优化著称。移植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代码的兼容性,并适应IAR的编程环境。 1. **创建IAR工程文件夹结构**: - 根据Keil工程的结构,我们需要在IAR中建立相似的文件组织。这包括CMSIS(包含内核文件、寄存器定义等)、Library(库文件)、Driver(驱动文件)、StartUp(启动文件)和User(主程序及自定义文件)这几个子文件夹。 2. **建立IAR工程**: - 在IAR中,通过“Create New Project”->“Empty Project”创建一个新的空工程。 - 使用“Add”->“Add Group”来创建文件夹并整理文件。 - 根据Keil中的文件目录,创建对应的IAR工程目录,但不一定要完全相同。 3. **文件拷贝与分类**: - 从Keil工程中,仅拷贝需要的.C和.H文件到对应的IAR文件夹下。 4. **工程配置与文件添加**: - 打开IAR工程,确保它能成功编译。 - 添加头文件(.h):在IAR的“Option”->“C/C++ Compiler”->“Preprocessor”中添加头文件的相对路径,这样可以确保工程能找到所有的头文件。推荐使用"$PROJ_DIR"来表示工程位置,避免在移动工程时出现问题。 - 添加源文件(.c):通过“Add”->“Add File...”将源文件添加到工程中。 5. **解决警告与错误**: - 移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错误或警告,需要逐个排查解决。在这个例子中,虽然报错已经解决,但仍有大量警告未处理。警告通常提示可能的问题,但不影响编译,可以暂时忽略,但最好还是花时间解决,以确保代码的高质量。 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 确保每个文件的路径正确,IAR在编译时需要知道所有引用的头文件的位置。 - 注意不同IDE对编译选项和链接器设置的差异,可能需要调整预处理器宏定义、优化级别等。 - 对于特定的库函数或API,可能需要在IAR中重新配置或引入相应的库。 - 不同IDE的调试配置也有所不同,如断点设置、内存模型等。 从Keil移植到IAR涉及的主要工作是重构文件结构,重新配置编译器选项,并处理可能的兼容性问题。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繁琐,但通过理解两个工具链的差异,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维护性。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创建详细的移植步骤文档,以便于后续的参考和团队协作。




























剩余42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4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