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原理与用法详解
备忘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获取到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对象之外记录或保存这个状态。在有需要的时候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备忘录模式的主要角色对象组成:
1. 发起者对象:负责创建一个备忘录来记录当前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可使用备忘录恢复内部状态。
2. 备忘录对象:负责存储发起者对象的内部状态,并防止其他对象访问备忘录。
3. 管理者对象:负责备忘录权限管理,不能对备忘录对象的内容进行访问或者操作。
备忘录模式的优点:
1. 备忘录模式可以把发起人内部信息对象屏蔽起来,从而可以保持封装的边界。
2. 简化了发起人类。当发起人角色的状态改变的时候,有可能这个状态无效,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暂时存储起来的备忘录将状态复原。
备忘录模式的缺点:
1. 如果状态需要完整地存储到备忘录对象中,那么在资源消耗上面备忘录对象比较昂贵。
2. 当发起者对象的状态改变的时候,有可能这个协议无效。如果状态改变的成功率达不到要求,可以考虑采取“假如”协议模式。
在 Java 中,备忘录模式的实现可以通过创建备忘录对象和管理者对象来实现。备忘录对象负责存储发起者对象的内部状态,而管理者对象负责备忘录权限管理。
例如,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备忘录对象 `MemoBean`,它负责存储发起者对象的内部状态。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管理者对象 `MemoManager`,它负责备忘录权限管理。我们创建了一个发起者对象 `MemoRole`,它负责创建一个备忘录来记录当前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可使用备忘录恢复内部状态。
在使用备忘录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备忘录对象的设计:备忘录对象应该尽可能地简洁,避免包含太多的信息。
2. 备忘录对象的存储:备忘录对象的存储方式应该是安全的,避免被其他对象访问。
3. 管理者对象的权限控制:管理者对象应该对备忘录对象的权限进行控制,避免其他对象访问备忘录对象。
备忘录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获取到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对象之外记录或保存这个状态。但是,在使用备忘录模式时,需要注意备忘录对象的设计、存储和权限控制。
在实际开发中,备忘录模式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1. 游戏存档:在游戏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来保存游戏的当前状态,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恢复游戏状态。
2. 文档编辑:在文档编辑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来保存文档的当前状态,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恢复文档状态。
3. 数据备份:在数据备份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来保存数据的当前状态,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恢复数据状态。
备忘录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获取到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对象之外记录或保存这个状态。但是,在使用备忘录模式时,需要注意备忘录对象的设计、存储和权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