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Swift中的访问控制关键字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0-08-31 收藏 43KB PDF 举报
在Swift编程语言中,访问控制是管理代码可见性和封装性的重要机制。它允许开发者精确地控制类、结构体、枚举、属性、方法等代码元素的可访问范围,以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和模块化。本文将深入探讨Swift中的访问控制关键字及其在Swift 3.0之后的变更。 在Swift 3.0之前,我们有三种访问控制关键字:`private`、`internal`和`public`。这些关键字定义了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 1. `private`: 该关键字限制了访问权限,使得被其修饰的属性或方法只能在定义它们的同一个作用域(通常是类或结构体)内部访问。例如: ```swift class A { private func test() { print("this is private function!") } } class B: A { func show() { // 在Swift 3.0及以后,以下代码会编译失败,因为test()在B类中不可见 test() } } ``` 2. `internal`: 这是默认的访问级别,表示被修饰的实体可以在同一模块(如应用或库)内的任何地方访问。如果代码是作为框架提供,那么`internal`实体只能在框架内部访问,而不能在外部应用中访问。 3. `public`: 公开的访问级别允许任何地方访问,包括其他模块。但是,`public`成员在其他模块中不能被重写(override)或继承。 在Swift 3.0之后,为了提供更细粒度的控制,引入了两个新的访问控制关键字: 4. `fileprivate`: 这个关键字使得被修饰的实体只在其定义的源文件内部可访问,这比`private`提供了更大的封装范围。例如,如果我们把上面的`private`改为`fileprivate`,那么在同一个源文件中,`B`类的`show()`方法可以调用`test()`,但在其他源文件中则不行。 5. `open`: `open`是比`public`更高的访问级别,允许其他模块不仅访问,还能在那些模块中重写(override)和继承。这通常用于框架设计,以便在子类中扩展框架类的功能。 访问控制的关键字按权限从高到低排序为: 1. `open` 2. `public` 3. `internal` 4. `fileprivate` 5. `private` 总结来说,Swift的访问控制机制提供了灵活的代码隔离和封装,有助于构建安全、可维护的软件。正确使用这些关键字可以帮助开发者创建清晰、模块化的代码结构,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允许适度的交互。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访问控制关键字对于编写高质量的Swift代码至关重要。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wift中的访问控制。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