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门诊安全用药】 门诊安全用药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吕良忠在2011年的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药品从研发到使用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每个环节都对合理用药有着直接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合理用药的四大原则:患者应得到与其临床需求相匹配的药品,剂量需符合个体需求,用药时间充足,且费用尽可能低。这四个原则强调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合理用药不仅要遵循药品说明书,还需要结合临床用药须知、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的考量。 药品使用分为按说明书使用和超说明书使用。按说明书使用虽然被广泛接受且法律承认,但也存在知识滞后、特殊人群信息不足和审批严谨性不够的问题。而超说明书使用,即药品的非标准用法,在某些情况下能体现医学最新进展,满足特定患者需求,但同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包括医疗风险和法律风险。在美国,超说明书使用是合法的,但在我国,虽普遍存在,但法律并不认可。 《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的责任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因药品问题导致的患者损害,医疗机构需承担责任。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师必须根据药品说明书和诊疗规范开具处方,药师在调剂处方时要进行严格的“四查十对”,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细化了不合理处方的分类,包括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旨在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发现并解决临床药物使用中的问题。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因此首要考虑的是用药安全性。虽然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必要时,超说明书用药仍需谨慎进行,需有足够的用药证据,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医院可通过流程优化、管理改进(如建立专家质询委员会)以及工具研究(如计算机辅助处方审核系统)来减少处方错误,提高用药安全。 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采用计算机预审处方(CPOE)和药师审方系统可以减少人为错误,优化工作流程。通过HIS数据汇总和药师分析,可以发现并及时纠正用药问题。此外,由于药品种类繁多,说明书复杂,借助信息化工具有助于减轻药师记忆负担,提升决策准确度。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门诊安全用药,通过优化流程、强化管理和研发辅助工具,可以降低处方错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障患者权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粉丝: 24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专升本C语言试卷.docx
- 网络营销策划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 君豪贸易电子商务网站解决方案.doc
- 云计算的军事应用初探.docx
- 2023年VisualBasic题库有答案要点.doc
- 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docx
- 模块一-网络营销概述2ppt课件.pptx
- 【推荐】运用文本数据库中元数据关联规则进行知识发现的研究.ppt
- 集团网站专业版集团客户端使用手册.doc
- 网络公司季度工作总结.pptx
- 红塔集团数据库营销系统集成安装用户手册.doc
- 8.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ppt
- 员工亲历微软与Google工作管理资料.pdf
- 算法概述概要.pptx
- 网络化智能家居平台商业计划书.doc
-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