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集合的基本操作**:题目中出现了集合的交集、并集以及包含关系,如AB = IA,这涉及到集合的运算规则,其中A∩B表示A和B的交集,即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集合;A∪B表示A和B的并集,即至少属于A或B的元素集合。
2. **逻辑关系**:第二题考察了逻辑关系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x<5"是"3<x<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为所有满足"3<x<4"的x都满足"2<x<5",但反之不成立。
3. **函数图像识别**:第三题要求识别函数图像,这涉及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4. **不等式的性质**:第四题至第八题均与不等式的性质有关,例如不等式的传递性,平方运算对不等式的影响,以及乘法对不等式的影响。例如,如果a>b,那么a+c>b+d,并非a²>b²或ac>bd。
5. **函数最值问题**:第五题考察了函数最值的求解,函数f(x)=x²+mx+1在(3,5)内存在最小值,需要分析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m的范围。
6. **集合的补集和运算**:第七题涉及到集合的补集运算和集合的并集,如求集合A和B的补集以及它们的并集。
7. **偶函数性质和单调性**:第八题考察了偶函数的性质,偶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意味着它在(0,∞)上单调递增,然后利用这些性质解不等式。
8. **不等式解集的转换**:第九题涉及到不等式解集的转换,通过改变不等式中的系数,解集也会相应变化。
9. **集合和逻辑的性质**:第十题和第十一题考察了集合论的基本概念,如空集、自然数集以及命题的真假判断,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10. **幂函数性质**:第十二题涉及到幂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奇偶性,幂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意味着它是偶函数。
11. **集合的相等**:第十三题中集合A=B,要求找到a+b的值,这需要理解集合元素的定义和性质。
12. **函数的值域**:第十四题求解函数f(x)的特定值,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13. **幂函数的奇偶性**:第十五题涉及幂函数的奇偶性,解不等式30mxmx+- < 的解集,需要分析函数的性质。
14. **均值不等式**:第十六题利用均值不等式,如AM-GM不等式,来求解a+3b的最小值。
15. **一次函数和不等式解法**:第十七题选择一个条件求解不等式,这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解法。
16. **集合的包含关系**:第十八题涉及到集合的包含关系和运算,求解a的值。
17.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法证明**:第十九题要求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需要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进行证明。
18. **奇函数的性质**:第二十题中要求找到奇函数g(x)的解析式,需要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即g(-x)=-g(x)。
19. **实际应用问题**:商品销售量和销售单价的问题,结合一次函数模型和实际经济背景,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集合论、逻辑关系、不等式性质、函数图像、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幂函数、集合运算、不等式解法、均值不等式、函数的定义法证明和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这些都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解决问题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