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9_阻塞队列、线程池、File类、递归.pdf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1-11-02 收藏 778KB PDF 举报
【正文】 本文主要讲解了Java中的阻塞队列、线程池以及File类的相关知识,并涉及到了递归的概念。阻塞队列是并发编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在多线程环境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起到关键作用。线程池则是为了优化线程管理,提高系统效率而设计的。File类则用于处理文件和目录的操作,而递归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函数内部调用自身。 ### 第一章:阻塞队列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是Java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在队列为空或满时,能够自动阻塞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线程,直到条件满足为止。这种机制保证了线程间的同步和协作,避免了不必要的唤醒和等待操作。 1. **ArrayBlockingQueue**:基于数组实现的有界阻塞队列,队列长度是固定的,遵循先进先出(FIFO)原则。它提供了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选择,公平锁保证了等待最久的线程优先获得锁。 2. **LinkedBlockingQueue**:基于链表实现的有界队列,队列的大小默认为Integer.MAX_VALUE,同样遵循FIFO原则。相比于ArrayBlockingQueue,它的吞吐量通常更高,但在空间占用上更大。 3. **SynchronousQueue**:一个特殊的阻塞队列,它不存储元素,每个put操作必须等待一个take操作,反之亦然。SynchronousQueue提供了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选项,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线程间通信的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 `put(E e)`:将元素插入队列尾部,如果队列已满则阻塞。 - `take()`:获取并移除队列头部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阻塞。 ### 第二章:线程池 线程池(Thread Pool)是Java中通过`ExecutorService`和`ThreadPoolExecutor`实现的。它解决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线程池的基本工作流程是: 1. **创建线程池**:通过`Executors`工厂类或直接实例化`ThreadPoolExecutor`来创建线程池。 2. **提交任务**:使用`execute()`方法将任务提交到线程池,线程池会根据策略决定如何分配任务。 3. **任务执行**: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执行。 4. **线程复用**: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不会立即销毁,而是返回线程池等待新的任务。 线程池的关键参数包括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线程存活时间、任务队列等,可以通过`ThreadPoolExecutor`构造方法进行设置。 ### 第三章:File类 Java中的`File`类位于`java.io`包下,用于表示文件和目录。它可以用来创建、删除、重命名文件和目录,以及获取文件的基本属性,如文件名、大小、是否存在等。 ### 第四章:递归 递归是一种编程技术,它允许函数在其定义中调用自身。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递归可以简化代码,例如遍历文件目录、计算阶乘等。递归通常包含基本情况(base case),即可以直接求解的情况,和递归情况,即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来解决。 以上内容涵盖了阻塞队列、线程池、File类和递归的基础知识,它们都是Java编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理解和编写高效的并发程序至关重要。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