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银行业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严峻挑战。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安全现状,探索银行业数据安全的新特点、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数据安全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银行业数据安全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一、银行业数据安全发展环境
随着线上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银行业对网络安全的需求显著提升。银行性质和服务规模的差异要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网络安全服务。然而,尽管银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银行业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攻击类型和手段日益多样化,数据安全成为银行安全保障的核心。随着国内外信息安全政策的逐步严格,为银行业数据安全奠定了基础。金融业网络安全政策的密集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同时,金融业规范性文件的持续下发,也加大了银行业对数据合规的关注度。
二、银行业数据安全特点及问题
银行业数据传输具有多样性、动态流转复杂性和业务数据主体多样性等特点,这些都增加了数据安全防护的难度。数据价值的定义模糊,网络架构设计的难度也随之提升。在数据管理上,银行业数据具有全局性、多维性和关联性,这对数据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数据逻辑集中度的提升增加了战略支撑性数据安全保护的难度;网络安全与业务隔离导致安全技术手段难以有效支撑业务目标;IOE架构的成本高昂给银行业系统自主可控技术需求的实现带来挑战。此外,随着大数据平台能力的提升,数据利用与个人信息协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数据服务的开放力度加大,数据生命周期覆盖节点增多,也给数据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三、银行业数据安全架构分析
银行业数据安全体系涵盖内部风控、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的用数需求和防护重点。在信息安全体系基础之上,银行业数据安全核心要素(TLCC)显得至关重要。银行业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架构类型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安全体系架构、系统应用安全体系架构和数据安全体系架构,它们共同构成了银行业数据安全的防御体系。
四、开放银行发展带来的数据安全需求
开放银行是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对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数据安全需求和挑战。合规和风险监管成为开放银行发展的重要挑战。银行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而数据安全成为其中的关键。开放银行数据标准(OBWG)的提出,以及数据安全需求与风险的讨论,都在推动银行业数据安全管理的发展。
五、银行数据安全发展趋势及需求
未来,银行业管理政策的持续出台将进一步提升安全合规的需求。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将增加信息安全管控的难度,银行业数据资产的持续扩展也将提高网络安全保护的难度。网络安全边界的模糊化使得银行业数据安全需要向整体保护转换,银行数据将进入更深入的整合阶段,融合数据中台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银行业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同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为银行业数据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水平、完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推动金融科技与数据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银行业可望在未来构建起更为坚固的数据安全防线,为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