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Q功率控制与无源/滑膜控制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说明
# PQ功率控制下的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探秘
最近在研究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这里面的学问可真是不少!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
个领域的一些发现。
首先说说PQ功率控制,这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之一。它能根据需求精确地控制功率的传输,就像一
个聪明的管家,把电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咱们再看看无源/滑膜控制,这两者二选一的设计很有意思。无源控制相对简单直接,利用电路中的
固有特性来实现控制功能;滑膜控制则更具灵活性,能在复杂的工况下快速响应。
直流侧11kV,交流侧6.6kV,这个电压等级的设定是经过精心计算的。N = 22,这里的N代表什么呢?
其实它和换流器的子模块数量等参数有关,是整个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
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这可是个关键技术。通过它能让输出的电压更接近理想波形,提高电能
质量。简单来说,就是把目标电压值和实际输出电压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电平状态来输出,这样能减少
谐波含量。就好比你在爬楼梯,每次都选择离目标高度最近的那一级台阶,一步一步稳稳地靠近目标。
环流抑制也不容忽视,这里采用的是PIR比例积分准谐振控制。环流就像是电路中的“小捣乱分子”,
会消耗能量还影响系统性能。PIR控制就像是一个“小卫士”,通过比例、积分和准谐振的协同作用,有效地
抑制环流。比例控制能快速响应偏差,积分控制可以消除稳态误差,准谐振控制则专门对付那些特定频率
的干扰,让环流乖乖听话。
功率外环和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这是一种经典且有效的控制策略。功率外环负责根据设定的功率
目标来调整整体的控制策略,电流内环则紧紧跟踪电流指令,确保输出电流的准确性。这就像两个人接力
跑步,功率外环确定了终点目标,电流内环则负责按照规定的速度和路线,带着能量冲向目标。
在实际运行中,整个系统能输出对称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波形,达到给定输出功率,而且子模块
电容电压均压效果很好,环流抑制效果也非常明显。这就意味着电能能稳定、高效地传输,不会出现电压不
平衡或者能量浪费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我还做了很多仿真。通过仿真,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参数的变化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比如,改变直流侧电压,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变化,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系统的运行特性
。
总之,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PQ功率控制下,结合各种先进的控制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和高效电能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对这个领域有更直观的认识,一起探索电力世界
的更多奥秘!
这里简单贴一段伪代码示例,用于说明功率外环控制的基本逻辑:
```python
# 设定功率目标值
power_target = 100 # 假设目标功率为100kW
# 实时测量输出功率
measured_power = get_power_value() # 函数用于获取实际测量的功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