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医疗挂号系统(五) | 搭建后台管理系统页面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Vue.js和element-ui快速搭建医疗挂号系统的前端页面,包括环境搭建、目录结构解析及登录功能改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项目已同步至gitHub与gitee:

vue-admin-template


在《基于分布式的医疗挂号系统》中,后台管理的接口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写好,接下来开发后台管理的前端页面,前端页面这里选用github上开源的vue-element-admin进行搭建。

  • 这套前端页面主要使用了Vue.jselement-ui技术。
    vue-element-admin

一、搭建前端环境

(1)引入项目到项目工作区

使用vscode打开空文件夹yygh_admin,将文件夹另存为工作区yygh_admin。然后将下载好的前端模板放入工作区。完成后vscode中的目录结构如下:

引入项目到项目工作区

(2)根据package.json下载依赖

将vue-element-admin项目使用终端打开后,使用npm install 命令,下载js依赖。
npm install下载依赖

(3)启动创建好的前端项目

使用npm run dev 命令启动前端项目,
npm run dev启动项目
项目启动后,默认访问本地9528端口:
http://localhost:9528

二、前端环境目录结构

前端项目启动时,使用npm run dev命令后,经过一系列的调用,最终会去调用main.js入口:
npm run dev命令最终调用了magin.js

(1)总体目录概览

vue-element-admin-master目录结构

(2)关键文件

package.js

类似于后端Maven的pom.xml文件,包含项目信息,项目依赖,项目启动相关脚本。启动项目的命令: npm run dev

dev脚本:webpack-dev-server --inline --progress --config build/webpack.dev.conf.js

  • webpack-dev-server:一个小型的基于Node.js的http服务器,可以运行前端项目
  • --inline:一种启动模式
  • --progress:显示启动进度
  • --config build/webpack.dev.conf.js:指定webpack配置文件所在位置
    package.js

build/webpack.dev.conf.js

webpack的配置文件,包含项目在开发环境打包和运行的相关配置。

  • 引用了 webpack.base.conf.js
    webpack.dev.conf.js
  • 定义了项目打包的入口文件main.js,和打包后的文件,默认是app.js。webpack.dev.conf.js
  • HtmlWebpackPlugin配置html模板,生成的js就会自动插入到模板中。如下面的配置,
    生成的js文件会被自动插入到名为index.html的页面中。
    webpack.dev.conf.js

index.html

此文件为项目默认的html页面。
index.html
localhost:9528/#/login

src/main.js

项目js入口文件,项目的所有前端功能都在这个文件中引入和定义,并初始化全局的Vue对象。
src/main.js

config/dev.env.js

定义全局常量值。
config/dev.env.js
config/dev.env.js
因此,在项目中的任意位置可以直接使用 process.env.BASE_API 常量表示后端接口的主机地址。

src/utils/request.js

引入axios模块,定义全局的axios实例,并导出模块。
src/utils/request.js

src/api/login.js

引用request模块,调用远程api。
src/api/login.js

三、登录改造

下面将登陆相关请求接口改为静态数据,不请求接口。修改文件\src\store\modules\user.js 修改Login、GetInfo、LogOut、FedLogOut四个方法,具体修改如下。

(1)登入方法改造

    // 登入
    Login({ commit }, userInfo) {
      // 硬编码
      const data = { 'token': 'admin' }
      // 将token存储在cookie中
      setToken(data.token)
      commit('SET_TOKEN', data.token)

      // const username = userInfo.username.trim()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login(username, userInfo.password).then(response => {
      //     const data = response.data
      //     setToken(data.token)
      //     commit('SET_TOKEN', data.token)
      //     resolve()
      //   }).catch(error => {
      //     reject(error)
      //   })
      // })
    }

获取用户信息方法改造

// 获取用户信息
    GetInfo({ commit, state }) {

      // 硬编码
      const data = { 'roles': 'admin', 'name': 'admin', 'avatar': 'https://wpimg.wallstcn.com/f778738c-e4f8-4870-b634-56703b4acafe.gif' }
      if (data.roles && data.roles.length > 0) { // 验证返回的roles是否是一个非空数组
        commit('SET_ROLES', data.roles)
      } else {
        reject('getInfo: roles must be a non-null array !')
      }
      commit('SET_NAME', data.name)
      commit('SET_AVATAR', data.avatar)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getInfo(state.token).then(response => {
      //     const data = response.data
      //     if (data.roles && data.roles.length > 0) { // 验证返回的roles是否是一个非空数组
      //       commit('SET_ROLES', data.roles)
      //     } else {
      //       reject('getInfo: roles must be a non-null array !')
      //     }
      //     commit('SET_NAME', data.name)
      //     commit('SET_AVATAR', data.avatar)

      //     resolve(response)
      //   }).catch(error => {
      //     reject(error)
      //   })
      // })
    }

登出方法改造

// 登出
    LogOut({ commit, state }) {

      // 硬编码
      commit('SET_TOKEN', '')
      commit('SET_ROLES', [])
      removeToke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logout(state.token).then(() => {
      //     commit('SET_TOKEN', '')
      //     commit('SET_ROLES', [])
      //     removeToken()
      //     resolve()
      //   }).catch(error => {
      //     reject(error)
      //   })
      // })
    }

前端登出方法改造

// 前端 登出
    FedLogOut({ commit }) {
      // 硬编码
      commit('SET_TOKEN', '')
      removeToken()
      resolve()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   commit('SET_TOKEN', '')
      //   removeToken()
      //   resolve()
      // })
    }

最后修改\src\util\request.js文件:
\src\util\request.js

四、测试

可以将index.js文件中的useEslint属性改为false,关闭检测机制,然后重启前端项目,

npm run dev
可以成功登入/退出项目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医院智能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和架构。首先,我得回顾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里面提到了基于SpringBoot和Vue的系统,以及Java的应用。用户希望知道具体的实现方法和设计方案,所以应该从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选型等方面入手。 首先,系统架构方面,通常这种系统会采用分层架构,比如前后端分离。前端可能用Vue.js,后端用SpringBoot,这样符合引用中提到的技术栈。数据库方面,MySQL是比较常见的选择,可能需要分库分表来处理高并发。 接下来是功能模块。用户提到的预约挂号、排班管理、支付等是核心功能。需要考虑患者、医生、管理员的不同需求,每个角色的功能需要明确。比如患者需要注册、预约、支付,医生需要查看排班和患者队列,管理员需要管理用户和排班。 技术实现方面,后端用SpringBoot可以快速搭建RESTful API,整合MyBatis或JPA来处理数据库。前端用Vue.js构建SPA,提升用户体验。安全方面,Spring Security和JWT是常用的认证授权方案。高并发时可能需要Redis缓存和消息队列,比如RabbitMQ,来异步处理挂号请求,避免系统过载。 优化方面,智能推荐医生和号源动态分配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可能需要算法支持。另外,引用里提到的人工挂号效率低,所以系统需要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同时,引用2中强调了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后台管理模块需要完善的数据统计和权限控制。 可能还需要考虑第三方对接,比如医保支付和短信通知,这些需要API集成。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可扩展性,未来可能接入更多功能,比如健康档案管理。 用户可能没有明确提到的点包括系统的可维护性、安全性、性能优化,这些都需要在架构设计中考虑进去。例如,使用Nginx做负载均衡,Elasticsearch实现搜索功能,以及分布式锁处理并发预约。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系统的扩展、技术选型、安全措施和优化策略,帮助用户深入思考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think>### 医院智能预约挂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案 #### 一、系统架构设计(分层架构) $$系统架构 = 前端 + 后端 + 数据库 + 第三方服务$$ 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基于引用[1][2]的技术方案: 1. **前端**:Vue.js + Element UI(响应式设计) 2. **后端**:SpringBoot + MyBatis + Redis 3. **数据库**:MySQL集群 + 分库分表设计 4. **智能模块**:基于机器学习的号源动态分配算法 #### 二、核心功能模块 | 角色 | 功能模块 | 技术实现要点 | |------------|-----------------------------------------|-------------------------------| | **患者端** | 实名认证/挂号预约/智能推荐/在线支付 | 异步队列处理挂号请求[^2] | | **医生端** | 排班管理/实时叫号/电子病历调阅 | WebSocket实时推送 | | **管理端** | 号池配置/权限管理/数据统计/异常监控 | Spring Security权限控制[^1] | #### 三、关键技术实现 1. **并发控制**: ```java // 使用Redis分布式锁控制号源并发 public boolean lockRegistration(String lockKey) { return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lockKey, "locked", 30, TimeUnit.SECONDS); } ``` 2. **智能推荐算法**: $$推荐权重 = \alpha \cdot 科室匹配度 + \beta \cdot 医生评分 + \gamma \cdot 候诊时间$$ 3. **弹性号源分配**: 基于历史数据的动态号池调整策略[^1] #### 四、系统优化方案 1. **性能优化**: - 使用Nginx负载均衡 - 挂号业务与支付业务解耦(RabbitMQ消息队列) - 热点数据Redis缓存预热 2. **安全设计**: - 医疗数据加密传输(HTTPS+AES) - 双重认证(短信+人脸识别) - 审计日志追踪 #### 、部署架构 $$部署架构 = 阿里云ECS + RDS + OSS + SLB$$ 采用微服务架构,通过Docker容器化部署,支持横向扩展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udie.

不要打赏!不要打赏!不要打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