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驶入快车道:全球车队规模激增,多城开启商业化运营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巨头领航,全球Robotaxi市场加速回暖

Robotaxi正迎来关键里程碑。上个月,谷歌旗下Waymo首批Robotaxi抵达“世界之都”纽约,开始收集城市测绘与高精地图数据,寻求测试许可。据预测,2027年Waymo年度行驶里程有望突破3.2亿英里,载客超4800万人次,收益超13亿美元。Waymo早在2020年就在凤凰城推出完全无驾驶员的Robotaxi服务,凭借多年积累的数据、技术与合规经验,目前在美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特斯拉也在加速追赶。早在2024年10月发布完全无人驾驶概念车Robotaxi Cybercab后,今年6月22日在美国奥斯汀启动试运营,首批投放约10辆Model Y,计划2026年大规模量产。7月,特斯拉申请在亚利桑那测试与运营Robotaxi,欲进驻凤凰城都会区,若获批将成为其在美国多城市推动商用化的关键一步。特斯拉试图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技术路径实现规模化部署,向Waymo看齐。

中国市场同样活跃。7月14日,小马智行宣布搭载其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开启道路测试,这标志着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已有多款车型进入量产阶段,并开始公开道路测试。此前,文远知行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及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及配送科技公司优步Uber签署合作协议,目前,文远知行与Uber已在RTA指导下,在迪拜启动Robotaxi路测工作。

事实上,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和运营平台公司构成了Robotaxi的黄金三角,分别对应造车、技术和运营三项核心能力。

资本层面亦有新动向。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哈啰持续深化出行业务,拓展海外市场,推动AI在出行领域应用,为进入Robotaxi领域积累经验,且已招募一批技术人才搭建核心团队。蚂蚁集团在大模型、强化学习等领域的技术布局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经验,可为哈啰自动驾驶业务提供支持。宁德时代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智能滑板底盘技术,为自动驾驶提供安全底座。


格局渐明,头部企业各展所长

经历2024年的激烈竞争,2025年自动驾驶赛道格局逐渐清晰。文远知行作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迎来高速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Robotaxi收入1610万元,占比大幅提升至22.3%,35%的超高毛利率稳居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头部。其服务覆盖中、阿联酋、瑞士等全球3个国家10个城市,在阿布扎比、北京、广州实现纯无人测试或运营,在瑞士苏黎世州、阿联酋迪拜及15座全新城市的部署计划已提上日程,成为全球唯一在中、海外双市场均实现Robotaxi商业化运营且落地服务最广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5月6日,文远知行与Uber扩大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五年新增部署15个国际城市,5月8日Uber追加投资1亿美元,足见对其技术的认可。

近年来,中国Robotaxi企业迎来出海热潮。百度计划将萝卜快跑拓展至欧洲,正与瑞士邮政旗下PostAuto洽谈拓展至瑞士事宜,还计划拓展至土耳其,此前已宣布拓展至迪拜和阿布扎比,去年年底获得香港运输署自动驾驶测试许可。

小马智行近日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其Robotaxi服务和车队将于今年下半年接入Uber平台,合作先在中东市场启动,未来逐步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小马智行在中、美、卢森堡等建立研发中心,获得中美多地资质与牌照,还与新加坡、韩国、阿联酋等地企业和政府合作推动商业化进程。


规模化落地加速,多城加入运营行列

美银证券深度研究报告显示,自动驾驶(AV)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40年潜在规模达1.2万亿美元,涵盖多领域。当下,商业AV部署已开始规模化,全球7城可乘商业Robotaxi,另有20城即将上线,行业奇点已至。

在Robotaxi商业化进程中,头部玩家运营车辆总数差距不大。萝卜快跑车队规模超1000辆,最早布局的Waymo不足2000辆,特斯拉、小马智行目标2025年内车队扩至千辆。

多家企业将2025年视为“重要扩张之年”,加速扩展规模与区域、提升量产能力。马斯克预计2026年底美国市场特斯拉Robotaxi运营将超10万辆。

美国Robotaxi产业由科技巨头领跑。苹果放弃造车、通用汽车断供Cruise后,主要玩家为Waymo、Zoox和特斯拉。截至2025年5月,Waymo有1500辆的车队,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及奥斯汀,每周完成超25万次付费乘车服务,计划2026年底扩展至七个美国城市。6月,Uber在亚特兰大引入Waymo服务。Zoox在美国多城路测,计划2025年在拉斯维加斯启动商业化运作,其加州海沃德工厂年产能超1万辆,为美国首个专为自动驾驶设计的量产车工厂。

国内Robotaxi则以创业公司主导,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萝卜快跑等头部企业已在试点区域落地运营。5月,李彦宏披露萝卜快跑覆盖全球15个城市,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今年前三个月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文远知行展开全矩阵布局,全球超1200辆自动驾驶车辆投入运营,Robotaxi保有量超500台。小马智行拥有超250辆Robotaxi,预计第二季度量产,三年内投放上万辆。

各企业布局各有侧重。小马智行关注北上广深超一线城市,获取牌照进度快;文远知行着力北京、广州,出海拓展规划更广;萝卜快跑落脚北京、武汉,逐步向外延展,车辆在运规模最大。

随着Robotaxi进入规模化量产拐点,国内玩家纷纷发力建立合作伙伴生态,开拓国际市场,中东成为热门出海地。


政策强力驱动,Robobus协同发展

政策支持是Robotaxi规模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7月,中国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首批2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推动智能化路侧设施、云控平台及车载终端建设,加速Robotaxi测试与运营。

例如,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扩展至600平方公里,开放机场接驳等八大场景,并实现亦庄至大兴机场的自动驾驶通勤路线。多地政府也出台配套政策,如《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明确支持Robotaxi等创新应用,逐步构建商业闭环,为商业化奠定法律基础。

与Robotaxi并行发展的还有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以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提供接驳服务的自动驾驶巴士为例,它配摄像头、激光雷达,及高精度GPS,实现360°感知与高精度定位。车载智能驾驶平台能转化路况信息,准确实现自动起停、避障等功能。全自动无人驾驶能力之外,仍配备随车安全员。乘客可通过车内显示屏了解行驶信息,智能系统还会自动报站。它使用纯电驱动,续航80公里,能应用于多场景,乘客可在车站呼叫车辆,运营方按人数发车,提升效率又减少候车时间。

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是另一种用途与定位和范式的自动驾驶车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7月,北京、广州、深圳、长沙、上海、重庆、杭州、武汉等城市已启动,政策支持与测试运营同步推进,全国有20多个省市已经规划了无人驾驶公交测试线路。以下是已公开推进Robotaxi、Robobus(部署的主要城市的进展:

北京: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进入4.0阶段,覆盖600平方公里,开放Robotaxi、无人接驳等8大类场景,并实现亦庄至大兴机场的自动驾驶通勤路线。在北京南站与北京亦庄之间,市民可通过手机App预约接驳车,付费体验自动驾驶新线路。轻舟智航的无人巴士“龙舟ONE”将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正式启动常态化测试,未来将在地铁、办公楼宇之间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客运接驳服务。

上海:在临港,赛可Robotaxi现已设置50个自动驾驶点位,运营范围覆盖临港主城区68平方公里,包括校区、商业区、居民区、政企机构、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重要交通节点。上海将优先在嘉定、南汇、奉贤新城有序开展智能出租车、智能公交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商汤绝影L4级自动驾驶巴士已经面向公众进行日常运营,采用“响应式公交”模式按需响应,已实际投入的医疗专线和上海海洋大学专线,预约乘坐人数累计已超过16,000人次。

广州:黄埔区已开放334条测试道路,文远知行在广州核心城区开通8条24小时Robotaxi运营专线,覆盖广州塔、珠江新城等核心地标。截至2025年5月,如祺出行平台在大湾区运营Robotaxi合计超过300辆;自有车队的安全运营里程超过200万公里,已覆盖超3000个站点。2025年5月,Robotaxi订单总量同比增长超413%。

深圳:南山区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运营试点许可,小马智行、萝卜运力等企业获准开展Robotaxi商业化运营。全市域覆盖运营的无人车数量超300辆,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深圳巴士集团在深圳前海部署20台自动驾驶公交车,开通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

雄安新区: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设布局的区域,雄安新区目前已实现三项全国领先突破:成功打造了全国首条城市级的数字道路;拥有首条全社区开放道路环境下的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率先将智能网联巴士纳入城市常规公交系统。雄安新区打造全国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化道路,无人驾驶公交已经投放运营。

杭州:曹操智行、T3出行启动Robotaxi示范运营。杭州未来科技城自动驾驶接驳示范线单程车程大约半个小时;瓶窑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投放了两辆自动驾驶6座接驳小巴,游客可扫码预约免费乘坐。另外,全国首条中心城区智能网联汽车高铁站示范运行线“市民中心-杭州东站”正式启动,另一条“市民中心-萧山机场”的智能网联Robotaxi示范运行线路同步开通。

武汉:除三个远程区、外三环线以内的一些闹市区尚未全部覆盖,萝卜快跑Robotaxi都已基本覆盖,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武汉开通全省首条无人驾驶车旅游专线,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程24公里,共有7台无人驾驶巴士。

重庆:两江新区、高新区开放自动驾驶测试区,重庆机场Robotaxi智能驾驶接驳服务测试的机场线路往返全长17公里,涉及13个接驳站点。全国首个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示范运营项目28日在永川区开启收费运营,首批Robobus有3辆。

长沙:2025年计划实现Robotaxi全域覆盖,百度Apollo与红旗合作的L4级Robotaxi已向公众开放试乘。

济南:开放两个路段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BRT专线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应用),由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申请。

合肥:正式开通T99路公交线路,该线路为基于V2X技术的公共交通体验线路,共配备4辆常规公交车和2辆无人驾驶公交车。

绍兴:绍兴古城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正式开通。

湖州:湖州德清地信小镇智能驾驶景区首批投入使用的智能驾驶公交车共6辆。

十堰:投放10台9座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运行。

无锡:2条常规运营线路,投入5辆无人驾驶车辆‌,覆盖居民区、商业综合体等多场景。

南京‌: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部署3台Robotaxi;L4级无人驾驶公交车在秦淮区与栖霞区试点运营,‌应用场景为动态调度优化城市交通效率,缓解拥堵。‌

济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由中通客车、宇通客车参与申请测试。

绵阳:‌首批无人驾驶公交于2024年6月开启试运营,涉及19辆车辆和4条线路。

福州:百度公司、厦门金龙、轻舟智航三家单位获得首批自动驾驶网约车、公交车测试牌照。


挑战犹存,前景依然可期

尽管Robotaxi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层面,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是关键问题,需应对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确保乘客生命安全。

法规层面,不同地区对自动驾驶的法规政策存在差异,企业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满足合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Robotaxi的推广速度。社会接受度方面,部分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存在担忧,需要企业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Robotaxi的认知和信任。

成本层面,单车硬件成本虽降至千元级,但运维隐性成本仍高优化,亟需构建商业模式闭环。头部企业如百度Apollo、小马智行通过订阅服务探索盈利,目标单英里成本降至0.25美元。

显而易见,Robotaxi解锁未来出行的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社会接受度的提高,Robotaxi有望成为未来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减少交通事故,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出行成本。同时,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Robotaxi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未来出行格局。在巨头引领、多方入局、格局逐渐明朗的当下,尽管面临挑战,但未来前景光明。我们有理由期待,Robotaxi将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开启未来出行的新时代。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扫码进入。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图片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