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第1-70小题,每题1分,共计70分。)
1、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其原因是( )。 分值1分
A、不承认潜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
B、十分强调意识活动对人类心理的深刻作用
C、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D、否认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
正确答案:
C、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2、弗洛伊德学说在咨询心理学历史上属于( )。 分值1分
A、行为学派
B、认知学派
C、动力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
C、动力学派
3、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属于( )。 分值1分
A、认知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行为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正确答案:
B、精神分析疗法
4、斯金纳的条件反射是( )。 分值1分
A、工具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
C、强化条件反射
D、动作条件反射
A
5、与行为主义关系最小的概念是( )。 分值1分
A、替代学习
B、自我实现
C、自我奖赏
D、行为自控
正确答案:
B、自我实现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的代表性理论。 分值1分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学
A
7、用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这种防御机制是( )。 分值1分
A、转移
B、补偿
C、投射
D、升华
正确答案:
B、补偿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值1分
A、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
B、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而咨询称为健康咨询
C、为个人的成功想突破个人弱点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
D、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
正确答案:
D、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
9、针对心理正常且心理健康的人所进行的咨询是( )。 分值1分
A、心理健康咨询
B、发展性咨询
C、鉴别性咨询
D、治疗性咨询
正确答案:
B、发展性咨询
10、“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所体现的防御机制是( )。 分值1分
A、投射
B、升华
C、转移
D、合理化
正确答案:
D、合理化
11、1882年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进行研究的学者是( )。 分值1分
A、高尔顿
B、卡特尔
C、韦特默
D、比内-西蒙
A
12、1890年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的学者是( )。 分值1分
A、高尔顿
B、卡特尔
C、韦特默
D、艾森克
正确答案:
B、卡特尔
13、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的是( )。 分值1分
A、高尔顿
B、卡特尔
C、韦特默
D、比内-西蒙
正确答案:
C、韦特默
14、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的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这是( )的观点。 分值1分
A、韦特默
B、罗杰斯
C、陈仲庚
D、艾森克
正确答案:
B、罗杰斯
15、根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值1分
A、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和相关的行为问题
B、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心理咨询,不能进行药物治疗
C、咨询关系是一种“求”和“帮”的关系
D、心理咨询师对部分求助者可以辅助使用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
D、心理咨询师对部分求助者可以辅助使用药物治疗
16、“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相互联系的”,这是普遍联系观点中的( ) 分值1分
A、心身一体观点
B、限制性观点
C、整体性观点
D、心理、生理交互作用观点
正确答案:
C、整体性观点
17、心理咨询师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这是限制性观点中的( )。 分值1分
A、感情限制
B、咨询目标的限制
C、职责限制
D、中立态度限制
A
18、以下关于心理咨询的“中立性态度”的叙述,错误的是咨询师( )。 分值1分
A、要从求助者的角度了解求助者的问题
B、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
C、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
D、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正确答案:
D、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19、心理咨询师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是( )。 分值1分
A、上级咨询师的督导
B、同辈咨询师的督导
C、专业的个人体验
D、给同病相怜的求助者咨询
正确答案:
D、给同病相怜的求助者咨询
20、弗洛伊德认为,( )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一个永存的成分。 分值1分
A、自我
B、本我
C、镜我
D、超我
正确答案:
B、本我
21、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按“现实原则”起作用的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