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末位淘汰」,末位淘汰该淘汰了!!!
谈谈「末位淘汰」,末位淘汰该淘汰了!!!
谈谈末位淘汰机制
末位淘汰机制可以有,但要注意不是所有行业和岗位都适合,末位淘汰是怎么诞生的?末位淘汰末位淘汰适合什么行业呢?
这里以保险/银行行业为例,这些企业招聘业务人员是来者不拒的,与其说是招聘业务人员,不如说是渠道开发,招聘有人脉的员工,利用员工的人脉关系促成交易,一旦他们的人脉关系消耗殆尽,不再为企业创造价值了,这时企业也就不再需要他们了。
银行/保险公司的很多业务很多是一次性的,所以他们需要不断招聘新员工,利用员工的人脉开发客户,公司要的是员工的人脉关系,而不是员工产生的劳动成果。员工几乎不创造价值,员工的价值就是他的人脉属性。银行/保险
公司是通过劳务关系来获得销售渠道资源。
所以他们常常采用末位淘汰机制来做绩效考核。
企业需要员工创造价值的行业,就不能采用末位淘汰机制。因为招聘创造价值的员工是有成本的。前面所说保险公司招聘进来的员工,几乎不用培训,只要老员工带着新员工与客户见面即可,甚至新员工上交手机号码之后,就完成了他的使命。
而招聘有价值的员工,企业要付出成本有哪些:
- 人力资源的筛选和面试成本
- 各部门配合招聘的时间成本
- 入职后磨合时间成本
- 新员工培训成本
- 新员工学习成本
- 老员工带薪员工,占用老员工时间,影响老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
- 新员工不适应企业,试用期内离职,前面都白做了
- 等等……
把这些成本核算后,你还会末位淘汰?这时你要反思了,是谁把不合格的员工招聘进来的,导致了这么多烦心事?如果源头控制好招聘,就不需要开除不合格的员工了。
工作中我们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好不容易招聘到了合适的员工。三个月的试用期,老员工带新员工,付出了很多时间,在我们高兴的通知给他办转正手续的时候,员工提出了离职,三个月白忙。
现在是企业与员工双向选择的时代,试用期三个月,企业考察员工,但同时员工也在骑驴觅驴,随时都可能离开。
末位淘汰是有成本的,是时候给面试官做绩效指标了!!!
以上节选自《Netkiller Management 手札》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 如何提升员工的向心力?-CSDN博客
- 推动企业前行的三种动力-CSDN博客
- 领导力,专业力,管理力-CSDN博客
- 怎样成为【管理者】?-CSDN博客
- 如何管理好【管理层】?-CSDN博客
- 细数「人力资源」的「六宗罪」-CSDN博客
- 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CSDN博客
- 外国程序猿是什么水平?印度/越南/泰国/菲律宾-CSDN博客
- 企业如何有效开展远程办公?-CSDN博客
- 互联网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到陨落-CSDN博客
- 驱动员工做事的方法-CSDN博客
- 深耕一个领域存在的风险?-CSDN博客
-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CSDN博客
- 职场不如意怎么办?-CSDN博客
- 为什么远程办公不被公司普遍接受?-CSDN博客
- 请不要把「团队」二字挂在嘴边上-CSDN博客
- 日报、周报、项目进度汇报有意义吗?-CSDN博客
- 打造高效团队·自驱者的原动力是什么?-CSDN博客
- 个人能力大于团队力量-CSDN博客
- 产品经理如何提升自己?-CSDN博客
- 谈谈软件交互设计-CSDN博客
- 谈谈企业数字化转型-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