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脚本基础上优化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 :: 基础配置(可修改区域) :: ---------------------------- set “UV=F:\Software\keil5\core\UV4\UV4.exe” set “project_root=%~dp0Multi_project” :: 工程根目录 :: ---------------------------- :: 命令行参数处理 :: ---------------------------- if not “%~1”==“” ( set “TARGET_PROJECT=%~1” call :validate_project call :compile exit /b %errorlevel% ) :: ---------------------------- :: 自动检测所有子工程 :: ---------------------------- echo Scanning projects in: %project_root% set “project_count=0” for /d %%a in (“%project_root%*”) do ( set /a “project_count+=1” set “project_name=%%~nxa” set “project_list=!project_list! !project_name!” ) echo Found %project_count% project(s) :: ---------------------------- :: 主编译流程 :: ---------------------------- for %%a in (%project_list%) do ( set “TARGET_PROJECT=%%a” call :compile if errorlevel 1 ( echo [ERROR] Build failed for: %%a exit /b 1 ) ) exit /b 0 :: ---------------------------- :: 子程序:工程验证 :: ---------------------------- :validate_project if not exist “%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 ( echo [ERROR] Project not exist: %TARGET_PROJECT% exit /b 2 ) if not exist “%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TARGET_PROJECT%_MCU.uvmpw” ( echo [ERROR] Project file missing: %TARGET_PROJECT%_MCU.uvmpw exit /b 3 ) exit /b 0 :: ---------------------------- :: 子程序:编译流程 :: ---------------------------- :compile echo. echo [INFO] Building project: %TARGET_PROJECT% :: 路径配置(自动生成带时间戳的日志文件) set “build_log=%~dp0logs%TARGET_PROJECT%%date:~0,4%%date:~5,2%%date:~8,2%%time:~0,2%%time:~3,2%.log” set “uvproj_path=%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TARGET_PROJECT%_MCU.uvmpw” :: 清理并创建日志目录 if not exist “%~dp0logs” md “%~dp0logs” break > “%build_log%” :: 执行编译命令 echo Project file: %uvproj_path% “%UV%” -j0 -r “%uvproj_path%” -o “%build_log%” :: ---------------------------- :: 错误检查 :: ---------------------------- if not exist “%build_log%” ( echo [ERROR] Log file missing: %build_log% exit /b 4 ) type “%build_log%” | findstr /i /r “<Error>” “<error(s)>” “<错误>” if %errorlevel% equ 0 ( echo [ERROR] Compilation failed: %TARGET_PROJECT% exit /b 1 ) echo [SUCCESS] Build completed: %TARGET_PROJECT% exit /b 0

时间: 2025-04-09 19:59:17 浏览: 55
<think>嗯,我现在需要优化这个批处理脚本。首先,我得仔细看看现有的代码结构和功能。这个脚本主要是用来编译多个Keil工程的,对吧?用户给的代码里,基础配置部分设置了UV的路径和工程根目录。然后处理命令行参数,如果传入了项目名,就验证并编译;否则自动检测所有子项目,逐个编译。 好的,用户希望优化这个脚本,可能有哪些方面呢?首先,我得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原来的注释是中文的,但有些地方可能不够详细,或者结构不够清晰。比如,子程序的划分可能可以更明确。另外,错误处理是否全面?比如,在编译后检查日志是否有错误,现在的findstr命令是否正确捕获了所有错误信息? 然后,功能上的优化。比如,日志文件名使用了日期时间,但date和time变量的格式可能在不同地区设置下有问题。比如,中文系统里date的输出可能有“周三”这样的字符,导致文件名不合规。应该用更稳定的方法生成时间戳,比如使用wmic命令获取标准格式的日期时间。 还有,路径处理有没有问题?比如,project_root的设置用了%~dp0,但后面拼接路径时是否考虑了斜杠的问题?比如,如果project_root末尾没有反斜杠,拼接时可能会出现两个反斜杠,不过Windows通常能处理,但最好统一处理一下。 另外,编译时的命令是否正确?UV4.exe的命令行参数是否正确,是否有更好的参数可以添加,比如-b选项用来只构建,而不是重新构建?或者是否需要指定构建配置? 错误处理方面,现在的脚本在编译后检查日志中的错误,但Keil的编译返回码是否可靠?可能应该同时检查UV4.exe的退出码和日志中的错误信息,双重确认是否成功。 日志管理方面,现在每次编译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时间戳精确到分钟,但用户可能需要更细粒度,比如秒,或者按日期分文件夹存放,避免日志过多混杂在一起。 还有,自动检测子工程的部分,使用的是for /d循环,但如果有非工程目录混入,可能会被误识别。是否应该增加一个过滤机制,比如检查目录下是否存在对应的.uvmpw文件? 另外,脚本的友好性,比如显示进度、颜色提示等。比如,用不同的颜色显示成功或失败信息,但批处理本身不支持ANSI转义,可能需要调用PowerShell或者使用其他方法。 性能方面,多个工程串行编译,如果工程很多,可能耗时较长。是否可以考虑并行编译?但批处理处理并行可能比较复杂,需要启动多个进程,并且要处理输出和错误的问题,可能不太容易。 还有,代码的重用和模块化。比如,validate_project和compile子程序是否足够独立,是否有重复代码可以抽取? 具体来看原代码中的问题: 1. 在设置project_root的时候,使用了%~dp0Multi_project,但%~dp0本身已经以反斜杠结尾,所以拼接后的路径是否正确?比如,如果脚本在C:\scripts\,那么project_root会是C:\scripts\Multi_project,正确。但如果在设置project_root时,用户修改了路径,是否可能漏掉反斜杠?比如,用户写成project_root=%~dp0project,这里没有问题,因为%~dp0自带反斜杠。 2. 自动检测子工程时,for /d循环遍历project_root下的所有目录,每个目录都被视为一个工程。但可能有些目录并不是工程,比如docs或libs目录。所以需要验证每个子目录是否包含对应的.uvmpw文件。原代码中在validate_project子程序里确实检查了是否存在uvmpw文件,但自动检测时并没有预先过滤,导致project_list可能包含无效的工程。比如,在自动检测时,如果一个子目录没有对应的uvmpw文件,后续编译时会报错。这可能导致整个脚本中途失败。所以应该在自动检测时就过滤掉无效的工程,只添加那些存在uvmpw文件的目录到project_list中。 3. 日志文件名的生成,原代码使用date和time变量,但这些变量的格式依赖于系统的区域设置。例如,在中文系统中,date命令的输出可能包含“2024-05-30 周四”,导致文件名中出现空格和中文,可能引起问题。应该改用更可靠的方法,比如使用wmic os get LocalDateTime来获取标准的时间戳。 4. 错误处理部分,原代码在编译后使用findstr查找日志中的错误关键字,但Keil的错误信息可能有不同的语言版本,比如中文环境下可能是“错误”而非“Error”。原代码已经查找了“<Error>”、“<error(s)>”和“<错误>”,这应该覆盖中英文的情况。但需要确认日志中的实际错误信息格式是否匹配这些模式。比如,是否包含尖括号,或者是否有其他形式的错误提示。 5. 编译命令中,UV4.exe的参数是否正确?-j0可能是指定多线程编译,但需要确认Keil的命令行参数是否支持这个选项。-r是重建,-o是输出日志。是否应该使用其他参数,比如-b表示只构建而不重建? 6. 日志目录创建时,原代码使用%~dp0logs,但如果路径中有空格,是否需要加上引号?比如,md "%~dp0logs",原代码已经处理了。 7. 在编译每个工程时,如果某个工程失败,脚本会立即退出。但用户可能希望跳过失败的工程,继续编译其他工程。或者提供一个选项,让用户决定是否在遇到错误时停止。原代码中,自动检测模式下的循环里,如果某个工程编译失败(errorlevel 1),会退出并返回1。这可能不是用户想要的,特别是在批量编译时,希望即使某个失败,也继续其他工程,最后报告所有失败的情况。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但根据原代码的逻辑,用户希望一旦有失败就立即停止,这可能适合持续集成环境的需求,但可能需要添加一个选项来控制这一行为。 8. 颜色提示:原代码的输出信息没有颜色区分,用户可能希望成功用绿色,错误用红色,这样更直观。但纯批处理不支持ANSI转义,但可以通过调用PowerShell命令来实现,或者使用第三方工具。但为了简化,可能可以忽略这一点,或者寻找其他方法。 综上所述,优化点可能包括: - 改进时间戳生成方式,避免依赖系统区域设置。 - 在自动检测子工程时,过滤掉不包含.uvmpw文件的目录。 - 增强错误处理,检查UV4.exe的退出码和日志中的错误。 - 添加编译时间的统计,显示每个工程的编译耗时。 - 改进日志管理,按日期分文件夹存放。 - 提供更多的命令行选项,比如指定并行编译、忽略错误等。 - 优化路径处理,确保拼接正确。 - 增加帮助信息,当用户输入错误参数时显示用法。 - 使用更可靠的方法检查工程有效性。 现在,针对这些点,逐步思考如何修改脚本。 首先,时间戳的问题。原代码使用%date%和%time%,但可能包含空格和特殊字符。可以使用wmic命令获取标准时间: for /f "usebackq delims==" %%i in (`wmic os get LocalDateTime /VALUE 2^>NUL`) do set "datetime=%%i" set "datetime=%datetime:~0,14%" 这样得到的datetime变量会是类似20240530152347(年月日时分秒)。然后日志文件名可以设置为%datetime%.log,或者包含工程名。 但这样可能会在循环中每个工程生成相同的时间戳,因为整个脚本开始时获取一次时间。或者,在每次编译时获取当前时间,这样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时间戳。但wmic比较慢,可能影响性能,或者可以考虑使用PowerShell来获取时间: for /f %%i in ('powershell -Command "Get-Date -Format 'yyyyMMddHHmmss'"') do set "datetime=%%i" 这可能更快,但依赖PowerShell的存在。或者,在脚本开始时统一生成一个时间戳,用于所有日志,这样同一批次编译的日志在同一个父目录下,比如logs/20240530_1530/Project1.log等。这可能更整洁。 接下来,自动检测子工程时,过滤无效工程。原来的循环是: for /d %%a in (“%project_root%*”) do ( ... set “project_list=!project_list! !project_name!” ) 这里会添加所有子目录到project_list。但需要验证每个子目录是否包含对应的.uvmpw文件。例如,在循环中,检查是否存在%project_root%\%%a\%%a_MCU.uvmpw。如果存在,才添加到列表。 修改后的循环: for /d %%a in ("%project_root%\*") do ( set "project_name=%%~nxa" set "check_file=%project_root%\!project_name!\!project_name!_MCU.uvmpw" if exist "!check_file!" ( set /a "project_count+=1" set "project_list=!project_list! !project_name!" ) ) 这样,只有存在对应工程文件的目录才会被加入列表。 错误处理方面,原代码在编译后使用findstr查找错误,但可能还需要检查UV4.exe的退出码。例如,如果UV4.exe返回非零,则直接视为失败。但需要确认UV4.exe的退出码是否可靠。比如,执行: “%UV%” -j0 -r “%uvproj_path%” -o “%build_log%” set "uv_exit_code=!errorlevel!" if !uv_exit_code! neq 0 ( echo [ERROR] Keil returned error code !uv_exit_code! exit /b 1 ) 但可能Keil即使在有错误时也返回0,所以需要同时检查日志和退出码。或者,优先检查日志中的错误信息。 另外,编译耗时统计,可以在开始编译前记录时间,编译后计算差值。可以使用%time%变量,但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例如: set "start_time=%time%" rem 执行编译命令 set "end_time=%time%" rem 计算时间差 但处理时间格式(如12小时制、带AM/PM)可能复杂。可以用PowerShell来计算: set "start_ticks=%date% %time%" rem 编译... set "end_ticks=%date% %time%" rem 使用PowerShell计算时间差 或者,使用批处理的技巧,将时间转换为秒数,再计算差值。 不过这可能增加复杂性,如果用户不需要,可以省略。 日志管理方面,可以按日期创建子目录。例如,日志根目录为logs\YYYYMMDD\,然后每个日志文件放在里面。这样: set "log_dir=%~dp0logs\%date_ymd%" if not exist "%log_dir%" md "%log_dir%" set "build_log=%log_dir%\%TARGET_PROJECT%_%time_hms%.log" 其中date_ymd是通过wmic或powershell获取的日期,如20240530。 关于路径处理,project_root的拼接可能需要确保末尾有反斜杠。原代码中,project_root=%~dp0Multi_project,而%~dp0本身带有反斜杠,所以没问题。但如果用户修改project_root为其他路径,比如F:\projects,可能没有反斜杠结尾。所以在拼接路径时,可以统一处理,例如: set "project_root=%project_root:\=/%" set "project_root=%project_root:/=\%" if not "%project_root:~-1%"=="\" set "project_root=%project_root%\" 但可能过于复杂,或者让用户在配置时自行确保正确。 另外,原代码中的set命令使用了中文引号“,这会导致错误。在批处理中,必须使用英文引号。可能用户是在这里写错了,或者在粘贴时出现了格式问题。所以需要检查所有引号是否正确,替换为英文双引号。 例如,原代码中的: set “UV=F:\Software\keil5\core\UV4\UV4.exe” 这里的引号是中文“,应该改为英文": set "UV=F:\Software\keil5\core\UV4\UV4.exe" 这可能是个关键错误,会导致变量设置失败。所以必须修正所有中文引号为英文。 接下来,添加帮助信息。当用户运行脚本不带参数,或者带/?时,显示使用方法。例如: if "%~1"=="/?" ( echo Usage: %~nx0 [project_name] echo If project_name is provided, compile that project. echo Otherwise, compile all valid projects in %project_root%. exit /b 0 ) 此外,处理命令行参数时,如果用户输入了多个参数,或者无效参数,应给出提示。 关于颜色输出,虽然批处理本身不支持,但可以通过调用PowerShell命令来实现。例如: :echo_red powershell -Command Write-Host %* -ForegroundColor Red exit /b 然后在需要显示错误时调用: call :echo_red "[ERROR] Build failed for: %%a" 但这样会增加对PowerShell的依赖,并且可能影响性能。如果用户接受,可以添加,否则保持原样。 总结优化点: 1. 修正中文引号为英文引号。 2. 改进时间戳生成,使用wmic或powershell获取可靠格式。 3. 自动检测工程时,过滤无效工程。 4. 增强错误检查:同时检查UV4.exe的退出码和日志中的错误。 5. 日志按日期分目录存放。 6. 添加帮助信息和参数检查。 7. 改善编译命令的参数,确保正确构建。 8. 添加编译时间统计。 9. 可选:颜色输出。 现在,逐步修改脚本: 首先,修正所有中文引号。原代码中的set命令使用了“,应改为"。 然后,处理时间戳: 在脚本开头,获取当前日期时间: for /f "tokens=2 delims==" %%I in ('wmic os get localdatetime /value') do set "datetime=%%I" set "datetime=%datetime:~0,14%" 这样,datetime变量会是类似20240530152905(年月日时分秒)。 然后在设置build_log时: set "build_log=%~dp0logs\%datetime%_%TARGET_PROJECT%.log" 或者按日期分目录: set "log_date=%datetime:~0,8%" set "log_time=%datetime:~8,6%" set "log_dir=%~dp0logs\%log_date%" md "%log_dir%" 2>nul set "build_log=%log_dir%\%TARGET_PROJECT%_%log_time%.log" 这样,日志会存放在logs/20240530/ProjectA_142505.log这样的路径中。 自动检测工程时过滤: 在for循环中,检查每个子目录是否存在对应的.uvmpw文件: for /d %%a in ("%project_root%\*") do ( set "project_name=%%~nxa" set "uvproj_path=%project_root%\!project_name!\!project_name!_MCU.uvmpw" if exist "!uvproj_path!" ( set /a "project_count+=1" set "project_list=!project_list! !project_name!" ) ) 错误检查部分,在编译后: “%UV%” -j0 -r “%uvproj_path%” -o “%build_log%” set "uv_exit=!errorlevel!" if !uv_exit! neq 0 ( echo [ERROR] Keil UV4 returned exit code !uv_exit! exit /b 1 ) 同时保留原有的日志检查: type “%build_log%” | findstr /i /r “<Error>” “<error(s)>” “<错误>” 帮助信息: if "%~1"=="" goto :main_auto if /i "%~1"=="/?" ( echo Usage: %~nx0 [project_name] echo Compiles specified project or all projects in %project_root% exit /b 0 ) 参数处理部分,原代码只处理了传入一个参数的情况,可以扩展处理更多参数,比如--help,或者选项控制。 最后,将这些优化点整合到原脚本中,并测试。</think>以下是对该批处理脚本的优化方案,主要从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batch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 :: 增强配置(推荐修改区域) :: ======================== set "UV=F:\Software\keil5\core\UV4\UV4.exe" set "project_root=%~dp0Multi_project" set "parallel_build=0" :: 启用并行编译 0-禁用 1-启用 set "stop_on_failure=1" :: 遇错停止 0-继续 1-停止 :: ======================== :: 高级配置(非必要不修改) :: ======================== set "log_root=%~dp0build_logs" set "valid_ext=uvproj uvmpw" :: ======================== :: 初始化环境 :: ======================== call :init_datetime if not exist "%log_root%" md "%log_root%" :: 帮助信息处理 if "%~1"=="/?" ( call :show_help exit /b 0 ) :: ======================== :: 主逻辑流程 :: ======================== if not "%~1"=="" ( set "TARGET_PROJECT=%~1" call :validate_project || exit /b 2 call :compile_single exit /b %errorlevel% ) call :detect_projects if %project_count% equ 0 ( echo [ERROR] 未找到有效工程 exit /b 3 ) call :compile_all exit /b %errorlevel% :: ======================== :: 函数: 显示帮助信息 :: ======================== :show_help echo 用法: %~nx0 [工程名称] echo. echo 参数说明: echo 无参数 编译所有检测到的工程 echo 工程名称 编译指定工程 echo /? 显示本帮助信息 echo. echo 当前配置: echo UV路径: %UV% echo 工程根目录: %project_root% echo 日志目录: %log_root% exit /b 0 :: ======================== :: 函数: 初始化时间戳 :: ======================== :init_datetime for /f "tokens=2 delims==" %%I in ('wmic os get localdatetime /value 2^>nul') do set "datetime=%%I" set "build_date=!datetime:~0,8!" set "build_time=!datetime:~8,6!" exit /b 0 :: ======================== :: 函数: 验证工程有效性 :: ======================== :validate_project set "uvproj_path=%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 :: 多扩展名支持检查 set "found=0" for %%e in (%valid_ext%) do ( if exist "!uvproj_path!\%TARGET_PROJECT%_MCU.%%e" ( set "uvproj_file=!uvproj_path!\%TARGET_PROJECT%_MCU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在这个脚本基础上优化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 :: 基础配置(可修改区域) :: ---------------------------- set “UV=F:\Software\keil5\core\UV4\UV4.exe” set “project_root=%~dp0Multi_project” :: 工程根目录 :: ---------------------------- :: 命令行参数处理 :: ---------------------------- if not “%~1”==“” ( set “TARGET_PROJECT=%~1” call :validate_project call :compile exit /b %errorlevel% ) :: ---------------------------- :: 自动检测所有子工程 :: ---------------------------- echo Scanning projects in: %project_root% set “project_count=0” for /d %%a in (“%project_root%*”) do ( set /a “project_count+=1” set “project_name=%%~nxa” set “project_list=!project_list! !project_name!” ) echo Found %project_count% project(s) :: ---------------------------- :: 主编译流程 :: ---------------------------- for %%a in (%project_list%) do ( set “TARGET_PROJECT=%%a” call :compile if errorlevel 1 ( echo [ERROR] Build failed for: %%a exit /b 1 ) ) exit /b 0 :: ---------------------------- :: 子程序:工程验证 :: ---------------------------- :validate_project if not exist “%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 ( echo [ERROR] Project not exist: %TARGET_PROJECT% exit /b 2 ) if not exist “%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TARGET_PROJECT%_MCU.uvmpw” ( echo [ERROR] Project file missing: %TARGET_PROJECT%_MCU.uvmpw exit /b 3 ) exit /b 0 :: ---------------------------- :: 子程序:编译流程 :: ---------------------------- :compile echo. echo [INFO] Building project: %TARGET_PROJECT% :: 路径配置(自动生成带时间戳的日志文件) set “build_log=%~dp0logs%TARGET_PROJECT%%date:~0,4%%date:~5,2%%date:~8,2%%time:~0,2%%time:~3,2%.log” set “uvproj_path=%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TARGET_PROJECT%_MCU.uvmpw” :: 清理并创建日志目录 if not exist "%~dp0logs" md “%~dp0logs” break > “%build_log%” :: 执行编译命令 echo Project file: %uvproj_path% “%UV%” -j0 -r “%uvproj_path%” -o “%build_log%” :: ---------------------------- :: 错误检查 :: ---------------------------- if not exist “%build_log%” ( echo [ERROR] Log file missing: %build_log% exit /b 4 ) type “%build_log%” | findstr /i /r “<Error>” “<error(s)>” “<错误>” if %errorlevel% equ 0 ( echo [ERROR] Compilation failed: %TARGET_PROJECT% exit /b 1 ) echo [SUCCESS] Build completed: %TARGET_PROJECT% exit /b 0

在这个脚本基础上优化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 :: 基础配置(可修改区域) :: ---------------------------- set "UV=F:\Software\keil5\core\UV4\UV4.exe" set "project_root=%~dp0Multi_project" :: 工程根目录 :: ---------------------------- :: 命令行参数处理 :: ---------------------------- if not "%~1"=="" ( set "TARGET_PROJECT=%~1" call :validate_project call :compile exit /b %errorlevel% ) :: ---------------------------- :: 自动检测所有子工程 :: ---------------------------- echo Scanning projects in: %project_root% set "project_count=0" for /d %%a in ("%project_root%\*") do ( set /a "project_count+=1" set "project_name=%%~nxa" set "project_list=!project_list! !project_name!" ) echo Found %project_count% project(s) :: ---------------------------- :: 主编译流程 :: ---------------------------- for %%a in (%project_list%) do ( set "TARGET_PROJECT=%%a" call :compile if errorlevel 1 ( echo [ERROR] Build failed for: %%a exit /b 1 ) ) exit /b 0 :: ---------------------------- :: 子程序:工程验证 :: ---------------------------- :validate_project if not exist "%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 ( echo [ERROR] Project not exist: %TARGET_PROJECT% exit /b 2 ) if not exist "%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TARGET_PROJECT%_MCU.uvmpw" ( echo [ERROR] Project file missing: %TARGET_PROJECT%_MCU.uvmpw exit /b 3 ) exit /b 0 :: ---------------------------- :: 子程序:编译流程 :: ---------------------------- :compile echo. echo [INFO] Building project: %TARGET_PROJECT% :: 路径配置(自动生成带时间戳的日志文件) set "build_log=%~dp0logs\%TARGET_PROJECT%_%date:~0,4%%date:~5,2%%date:~8,2%_%time:~0,2%%time:~3,2%.log" set "uvproj_path=%project_root%\%TARGET_PROJECT%\%TARGET_PROJECT%_MCU.uvmpw" :: 清理并创建日志目录 if not exist "%~dp0logs\" md "%~dp0logs" break > "%build_log%" :: 执行编译命令 echo Project file: %uvproj_path% "%UV%" -j0 -r "%uvproj_path%" -o "%build_log%" :: ---------------------------- :: 错误检查 :: ---------------------------- if not exist "%build_log%" ( echo [ERROR] Log file missing: %build_log% exit /b 4 ) type "%build_log%" | findstr /i /r "\<Error\>" "\<error(s)\>" "\<错误\>" if %errorlevel% equ 0 ( echo [ERROR] Compilation failed: %TARGET_PROJECT% exit /b 1 ) echo [SUCCESS] Build completed: %TARGET_PROJECT% exit /b 0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获取桌面路径 set desktopPath=%USERPROFILE%\Desktop :: 定义源文件夹路径 set sourceFolder1=%desktopPath%\5997 set sourceFolder2=%desktopPath%\2724 set sourceFolder3=%desktopPath%\0335 set sourceFolder4=%desktopPath%\1243 :: 定义目标文件夹路径 set targetFolder1=%desktopPath%\5997V1V6 set targetFolder2=%desktopPath%\2724V1V6 set targetFolder3=%desktopPath%\0335V1V2 set targetFolder4=%desktopPath%\1243V4V4 :: 定义数组来存储每个源文件夹的录屏文件数量 set sourceFolders[0]=%sourceFolder1% set sourceFolders[1]=%sourceFolder2% set sourceFolders[2]=%sourceFolder3% set sourceFolders[3]=%sourceFolder4% set targetFolders[0]=%targetFolder1% set targetFolders[1]=%targetFolder2% set targetFolders[2]=%targetFolder3% set targetFolders[3]=%targetFolder4% :: 获取每个源文件夹中的录屏文件数量并存储到数组中 for /L %%i in (0,1,3) do ( set "sourcePath=!sourceFolders[%%i]!\ScreenRecorder" pushd "!sourcePath!" set /a count=0 for /f %%c in ('dir /a-d /b ^| find /c /v ""') do set /a count=%%c popd set counts[%%i]=!count! ) echo counts[0]=!counts[0]!, counts[1]=!counts[1]!, counts[2]=!counts[2]!, counts[3]=!counts[3]! pause :: 创建目标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 for /L %%i in (0,1,3) do ( set targetFolder=!targetFolders[%%i]! echo Creating target folder: !targetFolder!... if not exist "!targetFolder!" ( mkdir "!targetFolder!" ) set /a count=!counts[%%i]!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获取桌面路径 set desktopPath=%USERPROFILE%\Desktop :: 定义源文件夹路径 set sourceFolder1=%desktopPath%\5997 set sourceFolder2=%desktopPath%\2724 set sourceFolder3=%desktopPath%\0335 set sourceFolder4=%desktopPath%\1243 :: 定义目标文件夹路径 set targetFolder1=%desktopPath%\5997V1V6 set targetFolder2=%desktopPath%\2724V1V6 set targetFolder3=%desktopPath%\0335V1V2 set targetFolder4=%desktopPath%\1243V4V4 :: 定义数组来存储每个源文件夹的录屏文件数量 set sourceFolders[0]=%sourceFolder1% set sourceFolders[1]=%sourceFolder2% set sourceFolders[2]=%sourceFolder3% set sourceFolders[3]=%sourceFolder4% set targetFolder for /r "!so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2025仿问真八字排盘系统完全开源安全可用

访问真八字排盘系统介绍: 1、八字排盘 八字排盘是将年月日时按照天干地支的形式进行排列,一个时间单位代表了一个柱。八字由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共四个柱组成,也被称为四柱八字。八字学中基于中国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刑冲克害、以及民间盲派的神煞论等方式,进一步预测爱情顺遂、工作高低、姻缘好坏、财富高低、学业成就、身体健康等事的学问。 八字排盘由以下元素组合:年月日时四柱、大运干支、胎元 、流年干支、十神、地势、神煞等。生辰八字不只是把干支历计算出来,而还要遵守月令、节令的强弱,时辰的阴阳变化进行校正。排盘分析,就是根据出生者的性别、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关系、进一步推算出来的一套方法论,给预测者做人生吉凶的参考数据,在未来事业、财运、婚姻、家庭等问题时,能做出风险较低的决策。 八字排盘怎么看 八字排盘由年、月、日、时四柱组成,每柱包含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共八个字。年柱代表出生的年份,月柱代表出生的月份,日柱代表出生的日期,时柱则代表出生的时辰。每个柱的干支组合都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天干地支旁边标注的正财、偏财、偏印、正印、比肩、劫财、食神、伤官、正官、七杀等,称为十神。 2、八字排盘软件介绍 我们是腾讯云市场金牌合作伙伴,广州正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八字排盘系统数据最全面精准,我们八字排盘采用最精确的排盘程序,而且运用“真太阳时”,进行更精确的时间划分。大家都知道我们使用的北京时间,是统一规定的标准时间。而八字排盘需要相对于太阳方位的天文时间,即平太阳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北京时间19时,哈尔滨已经夜幕降临,而新疆却还是太阳高挂,这时哈尔滨的天文时间可能在20:00以后,而新疆的天文时间可能在16时以前。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如果您出生地的经度与北京时间所处的经度差异较大,或者处于单数时间点的前后,比如6点差一刻,8点,10点15分等
recommend-type

电梯PLC控制基础系统专题方案设计报告书.docx

电梯PLC控制基础系统专题方案设计报告书.docx
recommend-type

500强企业管理表格模板大全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管理表格作为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确保组织高效运作的关键。世界500强企业在管理层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本文件介绍的“世界500强企业管理表格经典”,是一份集合了多种管理表格模板的资源,能够帮助管理者们更有效地进行企业规划、执行和监控。 首先,“管理表格”这个概念在企业中通常指的是用于记录、分析、决策和沟通的各种文档和图表。这些表格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形式,更多地是以电子形式存在,如Excel、Word、PDF等文件格式。它们帮助企业管理者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可视化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管理表格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预算、项目管理、销售统计等。 标题中提及的“世界500强”,即指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且在《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出现的大型公司。这些企业通常具备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其管理表格往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描述中提到的“规范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规范化指的是制定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各项管理活动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管理表格的使用能够帮助实现管理规范化,使得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减少因个人经验和随意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还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规则意识,加强团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经典”一词在这里强调的是,这些管理表格模板是经过实践验证,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管理场景的基本模式。由于它们的普适性和高效性,这些表格模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SWOT分析表,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弱点(Weaknesses)以及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SWOT分析表就是一个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普遍使用的管理表格。 标签中的“表格模板”则是对上述管理工具的具体描述。这些模板通常是预先设计好的,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快速开始工作,无需从零开始制作新的表格。它们包含了一些必备的字段和格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对模板进行调整和填充。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index.html”可能是压缩包内的一个网页文件,用于展示管理表格的索引或介绍。如果这是一个在线资源,它将允许用户通过网页界面访问和下载各种表格模板。而“menu”可能是一个导航文件,用来帮助用户在多个表格模板之间进行选择。“data”文件夹可能包含了实际的表格模板文件,它们可能以Excel、Word等格式存在。 总的来说,管理表格是企业成功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使用世界500强企业所采纳的管理表格模板,其他企业可以借鉴这些顶级企业的管理经验,帮助自己在管理实践中达到更高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规范化和模板化的管理表格,企业可以确保其管理活动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这对于保持竞争力和实现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recommend-type

YOLOv8目标检测算法深度剖析:从零开始构建高效检测系统(10大秘诀)

# 1. YOLOv8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1.1 YOLOv8的简介与定位 YOLOv8(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作为一种前沿的目标检测算法,是由YOLO系列算法演化而来。该算法特别强调快速与准确的平衡,它被设计用于实时图像识别
recommend-type

mclmcrrt9_8.dll下载

<think>我们正在处理用户关于"mclmcrrt9_8.dll"文件的下载请求。根据引用内容,这个文件是MATLAB运行时库的一部分,通常与特定版本的MATLABRuntime相关联。用户需求:下载mclmcrrt9_8.dll的官方版本。分析:1.根据引用[2]和[3],mclmcrrt9_0_1.dll和mclmcrrt9_13.dll都是MATLABRuntime的文件,版本号对应MATLAB的版本(如9_0对应R2016a,9_13对应2022b)。2.因此,mclmcrrt9_8.dll应该对应于某个特定版本的MATLAB(可能是R2016b?因为9.8版本通常对应MATLABR
recommend-type

林锐博士C++编程指南与心得:初学者快速提能

首先,这份文件的核心在于学习和提高C++编程能力,特别是针对初学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编程语法和基本结构,更多的是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将详细解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 1. 学习C++基础知识 - **基本数据类型**: 在C++中,需要熟悉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数据类型,以及它们的使用和相互转换。 - **变量与常量**: 学习如何声明变量和常量,并理解它们在程序中的作用。 - **控制结构**: 包括条件语句(if-else)、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它们是构成程序逻辑的关键。 - **函数**: 理解函数定义、声明、调用和参数传递机制,是组织代码的重要手段。 - **数组和指针**: 学习如何使用数组存储数据,以及指针的声明、初始化和运算,这是C++中的高级话题。 ### 2. 林锐博士的《高质量的C++编程指南》 林锐博士的著作《高质量的C++编程指南》是C++学习者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本书主要覆盖了以下内容: - **编码规范**: 包括命名规则、注释习惯、文件结构等,这些都是编写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代码的基础。 - **设计模式**: 在C++中合理使用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 **性能优化**: 学习如何编写效率更高、资源占用更少的代码。 - **错误处理**: 包括异常处理和错误检测机制,这对于提高程序的鲁棒性至关重要。 - **资源管理**: 学习如何在C++中管理资源,避免内存泄漏等常见错误。 ### 3. 答题与测试 - **C++C试题**: 通过阅读并回答相关试题,可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答案与评分标准**: 提供答案和评分标准,使读者能够自我评估学习成果,了解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 4. 心得体会与实践 - **实践**: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大量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动手编写代码,解决问题,是学习编程的重要方式。 - **阅读源码**: 阅读其他人的高质量代码,可以学习到许多编程技巧和最佳实践。 - **学习社区**: 参与C++相关社区,比如Stack Overflow、C++论坛等,可以帮助解答疑惑,交流心得。 ### 5. 拓展知识 - **C++标准库**: 学习C++标准模板库(STL),包括vector、map、list、algorithm等常用组件,是构建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础。 - **面向对象编程**: 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理解类、对象、继承、多态等概念对于写出优雅的C++代码至关重要。 - **跨平台编程**: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上的C++编程差异,学习如何编写跨平台的应用程序。 - **现代C++特性**: 学习C++11、C++14、C++17甚至C++20中的新特性,如智能指针、lambda表达式、自动类型推导等,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 总结 学习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基础语法开始,逐步深入到设计思想、性能优化、跨平台编程等领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初学者可以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高代码质量意识的C++程序员。而通过阅读经典指南书籍,参与测试与评估,以及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读者将更加扎实地掌握C++编程技术。此外,还需注意编程社区的交流和现代C++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对于保持编程技能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是必不可少的。
recommend-type

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全攻略:直接法vs迭代法,一文搞懂

# 摘要 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是数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基础而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阐述了直接法和迭代法两种主要的求解策略。直接法包括高斯消元法和LU分解方法,本文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以及算法优化。迭代法则聚焦于雅可比和高斯-赛德尔方法,分析了其原理、实践应用和收敛性。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讨论了两种方法在
recommend-type

怎么下载mysql8.0.33版本

<think>我们正在处理用户关于下载并安装MySQL8.0.33版本的问题。根据引用[1]和引用[2],我们可以提供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RPM包在CentOS上安装,另一种是使用ZIP包在Windows上安装。另外,引用[3]提到了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Python环境,但根据MySQL官方文档,Python并不是必须的,除非使用某些特定功能(如MySQLShell的Python模式)。因此,我们主要关注下载和安装步骤。用户没有明确操作系统,因此我们将分别介绍Windows和CentOS(Linux)下的安装方法。步骤概述:1.下载MySQL8.0.332.安装(根据系统不同步骤不同)3.初始化
recommend-type

C#学籍管理系统开发完成,信管专业的福音

标题中提到的“C#设计的学籍系统”涉及到几个重要的知识点。首先是“C#”,这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在.NET框架上的高级编程语言。C#语言广泛用于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游戏开发、分布式组件和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等。在该标题中,它被用于构建一个学籍系统,这意味着系统的核心逻辑和功能是通过C#语言实现的。 其次是“学籍系统”,这通常是指用于管理学生个人信息、成绩、课程和学籍状态等数据的软件应用系统。学籍系统能够帮助教育机构高效地维护和更新学生档案,实现学生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它通常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课程安排、毕业资格审核等功能。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学籍系统是“专门为信管打造”的。这里的“信管”很可能是对“信息管理”或者“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简称。信息管理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涉及信息技术在收集、存储、保护、处理、传输和安全地管理和开发信息资源方面的应用。这个系统可能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定制开发的,包括一些特有的功能或者界面设计,以便更好地满足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的需要。 描述中还提到“请大家积极下载”,这可能意味着该学籍系统是一个开源项目,或者至少是一个允许公众访问的软件资源。由于开发者提出了“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我们可以推断这个系统可能还处于测试或早期使用阶段,因此可能还不是完全成熟的版本,或者可能需要使用者反馈意见以便进行后续改进。 标签中的“C#的啊,大家注意,嘻嘻哈哈”表达了开发者轻松的态度和对C#语言的特定提及。这个标签可能是在一个非正式的交流环境中发布的,所以用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尽管如此,它还是说明了该学籍系统是基于C#语言开发的,并提醒用户对这一点给予关注。 关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直接指出了这个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管理学生的成绩。这通常包括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统计分析成绩、成绩报告等功能。一个优秀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可以让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地处理学生的成绩数据,同时也能让学生本人了解自己的学业进展。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知识点: 1. 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适用于.NET框架,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2. 学籍系统: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成绩、课程和学籍状态的软件应用系统,目的是实现学生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3. 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该系统可能是针对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学生或教师的需求设计和开发的。 4. 开源项目或公众访问资源:鼓励用户下载使用,并接受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5.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学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管理学生的成绩数据。 在开发一个C#设计的学籍系统时,开发者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安全、网络通信等。此外,系统还应该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以便未来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和新需求进行升级和优化。
recommend-type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速成课:理论精讲与7种高效算法

# 摘要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基本概念、理论深度剖析、高效特征值算法以及这些数学工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首先从定义与性质出发,详细解释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