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移植指南:OpenCV编译与安装详解
下载需积分: 50 | 169KB |
更新于2024-09-11
| 197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将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移植到ARM架构的过程。作者KenCheung在2010年7月23日分享了这一技术,主要针对的是Host环境为VMware上运行的Ubuntu 10.04操作系统,目标平台是采用Linux 2.6.28.6内核的Real6410开发板,使用的交叉编译工具链是arm-none-linux-gnueabi-4.3.2版本,支持EABI(Embedded 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首先,移植过程从解压交叉编译工具链开始。用户需要下载并解压arm-none-linux-gnueabi-4.3.2.tar.bz2文件,这将提供用于ARM平台编译的编译器和相关的库文件。解压后,将得到一个名为arm-none-linux-gnueabi的目录。
为了便于后续使用,作者建议在系统的bash环境变量中添加该工具链的路径。编辑`/etc/bash.bashrc`文件,添加以下两行代码:
```bash
PATH=/root/arm-none-linux-gnueabi-4.3.2/bin:$PATH
export PATH
```
完成编辑后,通过`source /etc/bash.bashrc`使更改生效。接着,用户可以验证设置是否成功,通过输入`arm-none-linux-gnueabi-gcc-v`命令。如果输出显示了交叉编译器的相关信息,如Target: arm-none-linux-gnueabi,以及配置选项等,这就表明环境变量配置已经正确。
移植OpenCV到ARM的关键步骤包括:
1. 安装和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确保其可以在Host系统上正确编译ARM架构的代码。
2. 将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中,以便在命令行中直接调用。
3. 验证工具链的安装和配置是否成功,以避免后续步骤中的错误。
这个过程对于那些想要将OpenCV应用于嵌入式设备或实时系统开发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它允许他们在开发环境(通常更强大、方便)中构建针对特定硬件的代码,并将其部署到ARM目标平台上运行。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适配不同的内核版本、依赖库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移植特定问题,这些都可能根据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有所差异。
相关推荐









lishucx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非计算机专业电子表格处理教程分享
- 探索MC View视图类图形处理技术:平移、缩放、旋转与对称
- ASP.NET中基于正则表达式的通用验证类库
- 深入学习Struts框架:实现JavaWeb的MVC开发
- 深入了解HACMP配置方法及其实践
- 利用工厂方法模式构建高效联机考试系统
- 实现地区三级联动的JavaScript下拉菜单教程
- 用C#开发的蜘蛛纸牌游戏教程与源码
- 实现ASP.NET大文件上传与进度条显示
- 体验Easy WiFi Radar 1.05:轻松扫描周边无线网络
- IE全屏截图工具:告别截图拼接的解决方案
- 线性代数第一章课件下载指南
- BCH码在MATLAB下的信道纠错仿真研究
- 掌握Adobe Flex Builder 3.0官方开发教程要点
- 初学者必备Hibernate实用指南
- 怀旧经典之Ws_ftp绿色版:重温FTP软件美好回忆
- 深入探索LoadRunner压力测试实战技巧
- Java开发必备:数据库与开源框架JAR包大全
- XML快速入门图文教程:简明易学指南
- VB实现的高斯投影计算小程序
- Axis1.4开发指南:Java端早期webservices框架
- 掌握Java&J2EE:全面覆盖面试必考知识点
- 3DS转X文件插件:XNA开发者的3DMax工具收藏
- LINUX网站建设全面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