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723)
- 资源 (1)
- 问答 (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探讨list与tuple的区别
跟据分别敲出list和tuple列表可以看出定义方式分别为[]和()并且对其分别访问元素和经行修改增添发现list可以进行修改而tuple不可以,但是定义方式与访问元素都是基本相同。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列表而常用的有序列表就是list与tuple,两者非常相似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本次便探讨list与tuple的区别。注意下述步骤全部使用(1)格式,有了数字1后不要再使用首先、然后等逻辑顺序连词。定义一个tuple列表 访问其中元素并尝试修改,观察是否与list函数一样。
2025-08-15 00:00:34
64
原创 如何运用基本数据转换打印一个单词
针对如何运用基本数据转换打印出一个单词问题,提出基本数据类型转换,运用Unicode编码,找出对应字母,强制转换,排序并输出的方法,通过在电脑上运行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但本文的方法还有瑕疵,只能一行一行的输出,如果字符用加号衔接一起就变成了数字而不是字符,针对此类问题,目前还想不到其他方法来解决,所以还需要精进学习,未来继续研究如何将这些字母衔接在一起,还有为什么字符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数字。基本数据类型转换,定义int型和char型,然后将int型强制转换成char型,同时进行多个转换。
2025-08-14 00:00:29
243
原创 Java中‘equals()’和‘=’的区别
所以说,对于复合数据类型之间进行equals比较,在没有覆写equals方法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比较还是内存中的存放位置的地址值,跟双等号(==)的结果相同;上方第4行代码中,我们new了一个对象,用“==”比较s1和s2,返回的结果却是false;此外,“=”在java中可参与赋值表达式,“=”左边必须是变量,作为赋值表达式可以带入switch中。数据类型中,比较的是他们的值。‘=’在引用数据类型中,比较的是他们在内存中存放的地址。上方代码中,用“==”比较s1和s2,返回的结果是true。
2025-08-13 00:01:03
219
原创 用java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我们知道素数就是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如果用一个数分别去除2到sqrt(这个数),如果能被整除,则表明次数不是素数,反之是合数。本次针对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问题,提出用循环的方法,通过使用一些算数运算,实现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System.out.println("素数的个数:"+count);如何用循环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2025-08-12 00:01:03
350
原创 逆序输出整数实例
这里假设digits是一个字符数组,存储了反转后的整数的每一位数字。然后进入循环,当left小于right时执行以下操作:交换digits[left]和digits[right]的值,即将数组中左右两个位置上的元素进行交换。java.util.Scanner是Java标准库中的一个类,用于读取用户的输入和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以上是关于如何使用Java将输入的整数按相反顺序输出的方法。通过使用Scanner类获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并通过字符串和字符数组的转换以及元素交换操作,实现了将整数逆序输出的功能。
2025-08-11 00:00:49
274
原创 多次以及不停打印相同内容
针对实现多次打印完整菜单以及不停的打印完整的菜单的问题,通过for i in range():、while、while True等的实际操作,证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在刚接触到的python工程实践课程中,待解决问题有两个:如何用多种方式打印几份完整的菜单,以及如何用多种方式让完整的菜单不停的打印。此外,也可以通过用def来定义一个函数,并在里面进行for i in range()的循环同样可以实现多次打印完整的菜单的效果。注意:也可以通过while循环来实现多次打印完整的菜单,示例如下图。
2025-08-10 00:01:17
140
原创 【Word】行中包含英文字符致使下划线加粗的解决方法
如图所示,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加上下划线后,但是第二行的下划线明显比第一行粗。经过分析发现,第二行包含了英文字符且格式为Times New Roman,将英文字符格式设置为宋体后,两行下划线显示一致。
2025-08-09 14:46:37
220
原创 给定一个数,在数组寻找,有就将其删掉
主要思路是遍历数组 ,每次取出的数字变量定为 num,同时设置一个下标 ans在遍历过程中如果出现数字与需要移除的值不相同时,则进行拷贝覆盖自增 1。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相同的时候,则跳过该数字不进行拷贝覆盖,最后 ans 即为新的数组长度。中循环遍历整个数组,将那个数定义为。,在整个数组中寻找找一个将其替代。型的数值,在数组上删除这个数。
2025-08-09 00:00:36
208
原创 判断密码是否输入正确
Util.Scanner类,再用到do while循环,用int类定义password,密码正确显示登陆成功,失败需要在此输出密码在循环内。本次作业用到了扫描器,do while循环,运行程序后,如果输入的密码不等于123456,就显示再输入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显示登录成功。此方法还不够成熟,是最进本简单的方法,在以后的java学习中应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多预习复习,提升自己的熟练度。本次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怎么创建一个登录页面,输入正确密码是时登入,输入错误时无法登录。判断密码是否输入正确;
2025-08-08 00:00:50
138
原创 列表和字典不同点
针对列表和字典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和查阅资料,发现列表里的对象是有序的,而字典里的对象是无序的,并且两者增添、删除、修改、查看和合并表格的方法都有一系列差异,展现出列表是处理一组有序元素的数据结构,而字典是一种利用键值对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列表和字典都是基本的数据结构,但是两者在一些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都能定义表格,但是内容的顺序和增添,删除,修改,查看等都有所不同。验、实践等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是能够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a=['小王','小李','小红']b={'小王','小李','小红'}
2025-08-07 00:02:21
148
原创 用java判断判断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
在以下代码中,我们使用scanner类获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并将其储存在number变量中。然后,使用条件语句if判断该数对5取余的结果是否为0.如果余数为0,则表示该数可以被5整除;否则,表示该数不能被5整除。System.out.println(number + "可以被5整除");System.out.println(number + "不能被5整除");当运行这段代码时,会提醒输入一个整数,并在控制台输出相应的判断结果,告诉这个数是否能被5整除。如何用java判断判断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
2025-08-06 00:00:29
247
原创 将三个整数中的最大数作为结果输出
java.util.Scanner是Java的一个类,用于读取用户的输入和从文件中读取数据。针对如何利用Java写一个程序能实现接收用户输入的3个整数,并将3个整数中的最大值作为结果输出的问题,提出利用使用java.util.Scanner类的方法,通过以上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nextlnt():只读取int值,就是只能读取整数类型的数据,如果输入了非整型的数据(浮点型字符串等)就会报错。* 如果1号位置的表达式结果为true,结果就取2号位置的值,反之,就取3号位置的值*//**三元运算符 1?
2025-08-05 00:00:36
386
原创 关于for循环与while循环
for循环主要用来遍历可迭代对象,而while循环主要用来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 另外,for循环会在遍历完成后自动结束,而while循环需要手动跳出循环或满足某个条件后才能结束,在复杂的逻辑判断时,while循环比较好,没有复杂的逻辑判断时for循环比较好, for一般不会出现死循环,而while容易写成死循环。在python学习中一共涉及了两种循环方式,一种是‘for in ‘循环,一种是while循环,但是对于两种循环的用法和适用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对两种循环方式进行了探究。
2025-08-04 00:01:05
169
原创 Python转义字符
在python中我们会遇到转义字符使用,现在来对各个转义字符作用、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与总结。当\b出现在一个字符串中时,它会将光标向左移动一个位置,但不会删除任何字符。在字符串中使用\t可以表示一个制表符,用于在输出时在文本中插入水平制表。以上为部分常用转义字符信息与使用事例。通过在网上搜集信息得以整理。在字符串中使用\n可以表示换行,使得文本在输出时换到下一行。在字符串中使用\r可以表示回车,用于将光标移动到行首。
2025-08-03 00:44:29
173
原创 基本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也称作简单数据类型,包括boolean、char、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8种。基本数据类型分为逻辑类型(boolean)、字符类型(char)和数值类型,而数值类型分为整数型(byte、short、int、long)和实数型(float、double)。整数类型常量,有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整型数字值的默认类型为int型,对超过int型范围的long型数字值后面必须加l或L;’、‘9’、‘好’等,使用关键字char来定义字符变量;
2025-08-02 00:01:27
297
原创 利用Java判断一个数字是否为奇数
针对利用Java判断一个数字是否为奇数问题,提出使用Java建立类通过if进行条件判断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本文的方法只局限于判断一个数的奇数性,属于初级Java问题,未来可以继续研究使用Java研究数字的其他性质。然后,使用条件语句if判断该数对21取余的结果是否为0.如果余数为0,则表示该数为奇数;System.out.println(i+"不是奇数");System.out.println(i+"是奇数");首先给定一个数字i,利用Java程序判断该数字是否为奇数。
2025-08-01 00:01:06
250
原创 列表和字典
针对列表和字典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和查阅资料,发现列表里的对象是有序的,而字典里的对象是无序的,并且两者增添、删除、修改、查看和合并表格的方法都有一系列差异,展现出列表是处理一组有序元素的数据结构,而字典是一种利用键值对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列表和字典都是基本的数据结构,但是两者在一些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都能定义表格,但是内容的顺序和增添,删除,修改,查看等都有所不同。通过实验、实践等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是能够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用方法合并两个列表和字典,观察包含的内容里顺序差异。
2025-07-31 00:01:08
163
原创 用java解二元一次方程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输入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求出它们的解y的系数均为1的形式y=ax+C------1y=bx+d------2转换一:ay=abx+cb-by=abx+da。(b-a)y=cb-da即可得:y=(cb-da)/(b-a)。以上为常规求法同时还要注意小条件a和b不能相等c和d同时为0时,x和y有一个为0或两个都为0两个方程不能相同当a=0时,y=c,x=(c-d)/b当b=0时,y=d,x=(d-c)a。本题求解二元一次方程,定义e,b,d,f,c五个变量为参数求解x,y。
2025-07-30 00:00:36
329
原创 利用Java解决bim问题
System.out.println("\n提示:您的BMI值为:" + String.format("%.2f", BMI) + ",测量结果为体重偏轻!System.out.println("\n提示:您的BMI值为:" + String.format("%.2f", BMI) + ",测量结果为体重正常!System.out.println("\n提示:您的BMI值为:" + String.format("%.2f", BMI) + ",测量结果为轻度肥胖!利用Java解决bim问题。
2025-07-29 00:00:51
326
原创 Python中flatten()作用,及其参数的含义
通过网上搜索,查询flatten()的作用。flatten()作用,及其参数的含义。之前的维度,其他维度的数据全都挤在。之前的维度,其他维度的数据全都挤在。展开,将后面的维度转化为一维。展开,将后面的维度转化为一维。比如一个数据的维度是。我们随机定义一个维度为(
2025-07-28 07:39:38
295
原创 Java中关于数组拷贝的方法
通过此次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本文介绍了关于Java里面的数组拷贝的几种方式和用法,并给出了如何在Java里面实现对象的深度拷贝,注意除非必需,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对象的深度拷贝,因为性能较差除了自己实现深度拷贝的功能外,网上也有一些开源的工具类,未来可以继续研究关于数组拷贝的更多方法。(4)利用System.arraycopy()函数,它一共有5个参数,从头到尾是源数组,从源数组的某一个位置开始拷贝,拷贝到某一个数组,拷贝到某一个的某一个位置,拷贝长度;//创建一个新的数组。//接收拷贝返回数组。
2025-07-27 00:47:36
329
原创 文件中的中文乱码问题怎么解决
针对中文乱码问题,提出添加正确编码方式的方法,通过在Python文件开头添加注释来指定编码方式的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通过此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文件编码若与Python解释器的默认编码不一致,就会出现乱码情况,此时就需要使用正确的编码方式。通过实验、实践等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是能够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在读取文件时,数字输出正常,而所输出的中文字符却显示乱码。file.write("张三,16,男")
2025-07-26 00:00:40
342
原创 深入了解、探究VGG(Visual Geometry Group)模型
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层层堆叠的卷积层和池化层来提取图像特征,然后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这些卷积层和池化层可以有效地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使得模型对输入图像的变形、旋转、缩放等操作具备一定程度的不变性。VGG16模型包含13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而VGG19模型则包含16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层层堆叠的卷积层和池化层来提取图像特征,然后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VGG16模型包含13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而VGG19模型则包含16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了解1*1卷积层的作用。
2025-07-25 00:01:05
478
原创 基于机器学习Tensor处理问题与MNIST
因此 if __name__ == 'main': 的作用就是控制这两种情况执行代码的过程,在 if __name__ == 'main': 下的代码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即文件作为脚本直接执行)才会被执行,而 import 到其他脚本中是不会被执行的。__name__ == '__main__' 就表示在当前文件中,可以在if __name__ == '__main__':条件下写入测试代码,如此可以避免测试代码在模块被导入后执行。#问题1:为什么需要if __name__ == '__main__':?
2025-07-24 00:00:32
674
原创 关于Inception模块搭建网络的问题
通过关于Inception的学习我了解到Inception橘皮更好的特征提取能力:Inception模块采用了多个不同大小的卷积核,可以捕捉到不同尺度的特征,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减少参数量:Inception模块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来进行特征提取,避免了使用大尺寸的卷积核,从而减少了参数量,加速计算:Inception模块采用了并行结构,可以利用并行计算的优势加速模型的计算速度。模块通过并行地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和池化操作,以及不同维度的输入,来捕捉不同尺度的特征。
2025-07-23 00:00:21
587
原创 Pytorch模型在GPU上训练参数在CPU上移植
针对为什么要将为什么需要使用代码if __name__ == '__main__'的问题,研究了if __name__ == '__main__'的作用是防止在被其他文件导入时显示多余的程序主体部分,可以将模块的功能和测试代码分离,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模块的独立性。当运行“if __name__=='__main__':”语句时,如果当前模块时被直接执行,__name__的值就是__main__,条件判断的结果为True,“if __name__=='__main__':”下面的代码块就会被执行。
2025-07-22 00:00:24
416
原创 探索1*1卷积作用及相关量计算方法
假设输入特征图的尺寸为 H×W,卷积核的大小为 k×k,输入特征图的通道数为 c,那么卷积层的计算量可以计算为:(H/stride)×(W/stride)×k×k×c×(1+1)。3.调整通道数:在Inception模块中,每个分支都加上一个1×1卷积的部分,这里1×1卷积的作用是让网络根据需要能够更灵活地控制数据的depth(即通道数),通过1×1卷积,可以将不同分支的feature map通道数调整到一直,便于后续操作(相加或concat)。参数量:卷积层中的参数量主要包括卷积核的权重和偏置项。
2025-07-21 00:01:52
267
原创 关于对机器模型及flatten参数的探索
python里的flatten(dim)表示,从第dim个维度开始展开,将后面的维度转化为一维.也就是说,只保留dim之前的维度,其他维度的数据全都挤在dim这一维。此次的深度学习中让我们了解到了解Class super.__init__()的作用,了解其作用是让子类继承父类的类属性。在所有正类样本中,被正确识别为正类别的比例是多少,通俗讲,识别出来的正类(预测的)占实际正类中的比例。在预测为正类的样本中,实际上属于正类的样本所占的比例。(1)探索flatten()的参数。探索flatten()的参数。
2025-07-20 00:01:12
250
原创 探索1x1卷积的作用
首先,1x1卷积核可以用来控制卷积神经网络中的通道数,即通过1x1卷积核的通道数来控制输出的通道数,从而达到降维或升维的效果。其次,1x1卷积核还可以用来增加非线性,即通过在1x1卷积核后添加激活函数来增加非线性,从而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在残差网络Resnet和Googlenet的Inception块中,1x1卷积核主要用来控制通道数,从而减少计算量和参数数量。而在NiN网络中,作者连续使用两个1x1卷积核的方式串联一个模块,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增加非线性,从而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探索1x1卷积的作用。
2025-07-19 00:01:17
249
原创 头插法和尾插法
头插法只需每次插入时都将新节点的next指向头节点,并将新的节点作为链表的头节点即可。尾插法只需要在链表不为空的情况下,对链表进行遍历,满足lastcode->next = NULL即可,也就是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向空(NULL),再将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向新节点,新节点的next指向空。该方法从一个空表开始,依次读取数组a中的元素,生成新结点s,将读取的数据存放到新结点的数据成员中,然后将新结点s插人当前链表的表头,重复这一过程,直到a数组的所有元素读完为止。
2025-07-18 00:00:25
324
原创 创建单链表
在Python中,单链表的建立需要借用类与对象的方法。链表包含于线性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节点中包含元素本身的信息与它们间的逻辑关系的信息,其中单链表为线性单向连接,十分基础与重要,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头插法:以上述举例为例,在头节点(head)后插入新节点,设为q,值11。在这一次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回顾了单链表的使用,得到了对单链表更深的理解。尾插法:以上述举例为例,在最后节点p后插入新节点,设为q,值12。中间插入:以上述举例为例,在第二个节点后插入,设为q,值99。打印:以上述举例为例。
2025-07-17 00:01:00
231
原创 探究不同的batch_size对分类精度的影响
train_accuracy += accuracy / num_epochs * batch_size * validate_freq / len(train_loader) * 1000000 / (1 + epoch) / 1e6 # 计算训练精度(百万次)results.append((batch_size, train_accuracy, test_accuracy)) # 将结果添加到列表中,每个元素包含batch_size、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训练模型并计算其在验证集上的分类精度。
2025-07-16 00:00:34
862
原创 如何将类与对象运用于单链表
通过对资料的查阅了解了类与对象的定义和其在单链表的运用,以及对其的编程代码有了理解,在未来中运用和复习有了基础。其次通过课程学习和网上查阅资料认识和了解到类与对象的编程代码表示,并进行了学习,并对单链表的课文知识进行了复习。类的定义: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封装数据和函数,描述了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常用class表示。对象的的定义:在编程语言种,对象其实是类的实例,是具体存在的实体,继承了类的属性和行为。了解到单链表中的基本编程代码,单链表的增,删,替代,插入,查询的代码编程,
2025-07-15 00:00:35
317
原创 如何对文件内容进行正确的读取
针对如何对文件进行正确读取和输入内容问题,提出使用’r’,’w’,’a+’打开文件的方法,并且加上encording=’utf-8’来使得中文的内容能够正确读取,通过实验,证明三种方法是有效的,本文的方法有不足或考虑不周的地方有没有考虑如何把读取的文件内容进行格式的转换以及输入内容时如何将文件内容排列整齐,未来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有如何将输入的内容分行排列,如何读取内容使得内容更加直观可视,而不是一长串。’a+’,表示可读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就会创建一个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则会将输入内容放在文件末尾。
2025-07-13 00:00:53
313
原创 Python面向对象
针对上述面对对象问题,提出查看官网并举例说明的方法,通过运用举例创建员工类的方法,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未来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有python内置类属性以及类的继承。类是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2)在代码清单1中的self代表类的实例,在类定义时必须有;self作为类的第一个参数名称,是区别类和普通函数的一个特殊的区别。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__init__() 类的构造函数/类的初始化方法。(4)在类中,我们可以添加,修改,删除类的属性。
2025-07-11 00:00:51
433
原创 如何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存储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数据的机内表示,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和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存储两个部分。逻辑结构是存储结构的本质,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称为从逻辑结构到存储器器的映射。数据的逻辑结构是面向用户的,它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物理关系,是独立于计算机的。树形结构:若结构是非空的,则有且仅有一个元素为开始元素 也称为根结点),以有多个终端元素,每个元素有零个或多个后继元素,除开始元素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前驱元素。数据的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内容无关,也与数据元素的个数无关。
2025-07-10 00:00:32
378
原创 在单链表中插入结点问题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新节点插在哪个结点后面,利用单链表指针指向后继结点的原理完成。确定插入位置后,我们需要调整链表中的关系,要让新插入的结点被插入位置前面的结点指向,同时让新节点的指针指向下一个结点。在找到插入的后,我们需要将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结点,然后将当前结点的指针指向新节点,只要利用好这个规则,就能灵活插入新结点。在使用单链表时,可能会需要在一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因此我们将分情况讨论插入结点的几种情况.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结点见代码清单1。在尾结点后插入结点见代码清单3。
2025-07-09 00:00:31
210
原创 建立模型的误差分析
神经网络的定义,定义神经网络会产生数据损失,利用优化器来减少损失值,在模型预测结果时运用loss表达对损失值的大小。loss来反映与真实标签的差距,通过切换batch区间来查看每个区间的loss值。建立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时需要记录标签真实值和测试的差距,根据迭代大小调整减少。,可以发现越接近末尾误差变化值越小,误差逐渐减小。每隔100输出一次,当loss越小损失值越少。检测建立神经网络时是使用gpu还是cpu。修改迭代值会影响Accurac的值。三次训练网络时产生的loss。对数据集的建立和切分。
2025-07-08 00:01:56
272
原创 利用单链表实现选手得分统计
针对选手得分统计问题,提出建立单链表的方法,通过运用单链表的基本知识、for循环、while循环,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但该方法只是大致统计选手得分情况,简单粗略,并未实现其他功能,比如筛选出最佳选手、根据选手得分高低排序等,未来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完善该系统。我们可以使用单链表,根据选手编号录入得分,进行统计和查询。i = int(input("请输入需要查询的选手的编号:"))(3)利用for循环、while循环,查找每位选手的得分;(2)利用单链表的遍历算法,展示总的每位选手的得分情况。
2025-07-06 00:00:15
317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Python版).7z
2021-10-13
【调研】您在开发过程中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问题的
2014-05-18
【调研】大家写技术博客的初衷是什么
2014-05-18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