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智能体时代的“TCP/IP协议”
当一个体育智能体需要调用地图智能体获取场馆位置,当一个医疗诊断智能体需要请求影像分析智能体解读CT片,当一个旅行规划智能体需要协同航班、酒店、日历多个智能体完成行程安排——这些跨智能体协同的场景,都需要一套统一的通信标准。
Google在2024年提出的A2A(Agent-to-Agent)协议,正是为解决“智能体孤岛”问题而生,被业内称为“智能体世界的TCP/IP”。
本文整合两大技术文档的核心精华,系统拆解A2A协议的设计哲学、实现原理、实战步骤与应用场景。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技术决策者,都能通过本文掌握“让不同智能体无缝协作”的核心技术,从理论到代码全面落地跨智能体系统。
一、A2A协议核心解析:为什么它是智能体协同的基石?
A2A协议的本质是智能体间通信的通用语言,它定义了智能体如何发现彼此、传递任务、交换数据,最终实现跨系统协作。要理解其价值,需从协议定位、核心概念和解决的痛点入手。
1.1 协议定位与行业价值
在A2A协议出现前,智能体间的协作面临三大痛点:
- 通信壁垒:不同框架开发的智能体(如LangChain Agent、自主研发Agent)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