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利用碲化汞(HgTe)胶体量子点实现波长达18 μm的光探测

MEMS 来源:MEMS 2024-04-23 09:09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胶体量子点(CQD)凭借其具有高通量溶液加工能力以及紫外(UV)到红外(IR)波段的宽带隙可调谐性,因而在光电子器件中备受关注。有些研究者可能会质疑胶体量子点波长范围的上限。迄今为止,虽然胶体量子点的吸收波长已扩展至太赫兹(THz)波段,但实际的光探测波长仅限于中波红外(MWIR)。研究胶体量子点在更长波长的光响应挑战,将有助于揭示这些纳米材料的最终特性。更重要的是,这也激发了研究者对自下而上的红外光探测的兴趣,与外延生长的半导体块体材料相比,这种技术的成本才不到10%。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郝群教授和陈梦璐准聘教授的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再生长方法并进行了离子掺杂修饰,利用碲化汞(HgTe)胶体量子点实现了波长达18 μm的光探测。在液氮温度下,18 μm和10 μm胶体量子点光电导体的响应度(R)分别达到0.3 A/W和0.13 A/W,比探测率(D*)分别达到6.6 × 10⁸ Jones和2.3 × 10⁹ Jones。这项研究是朝着探索“胶体量子点光探测波长限制”这一普遍问题所迈出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以“Very long wave infrared quantum dot photodetector up to 18 μm”为主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上。

为了合成大尺寸的HgTe胶体量子点,需使用过量的汞前驱体,其中汞离子(Hg²⁺)作为表面配体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在本研究中,汞与碲的比例为4:1。此外,研究人员开发了再生长方法,利用高活性的双三甲基硅基碲(TMSTe)快速成核,并逐滴添加低活性的三辛基碲化膦(TOPTe)来实现纳米晶体的再生长。

这项研究制备的长波红外(LWIR)和甚长波红外(VLWIR)HgTe胶体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1c和图1d展示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的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形状和尺寸。量子点间距大大减小提高了胶体量子点的电子耦合和载流子传输效率。掺杂控制对高性能红外光探测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图1e展示了本征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峰值分别为1025 cm⁻¹和1320 cm⁻¹。

d52e70fa-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1 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HgTe胶体量子点的表征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电化学和场效应晶体管(FET)测量进一步确定了胶体量子点的能量带隙图和传输特性。图2为碘(I₂)处理前后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典型传输特性表征。其中图2a至图2c展示了HgTe胶体量子点的能量带隙图、电化学示意图以及FET实验示意图。

d54130aa-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2 长波红外HgTe胶体量子点的传输特性表征

图3展示了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导体。其中,图3a至图3c分别为光电探测器实物图、电极以及扫描电镜(SEM)截面图。图3d显示了通过步进器测量的光电探测器厚度,以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绘制的表面粗糙度图。图3e和图3f分别显示了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上的光电流和暗电流曲线。

d550614c-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3 HgTe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表征

最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载流子迁移率对响应度和EQE的影响。图4a展示了暗电流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以提取热载流子上的活化能。图4b展示了VLWIR和LWIR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上的响应度(红色)以及纯光电流与暗电流比(蓝色)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d5573e40-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4 HgTe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探测特性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探索了大尺寸HgTe胶体量子点及其在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波段的光探测性能。研究人员采用再生长法合成了直径达15.6 nm的大尺寸HgTe胶体量子点。对胶体量子点固体进行I₂处理可精确地将掺杂从强n型调节到近本征型,同时进行表面钝化以减少在环境中进一步氧化。此外,混合相配体交换处理可以将载流子迁移率提高100倍,达到10 cm²/Vs,从而提高了载流子的传输效率。这些处理使得18 μm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在80 K时的响应度达到0.3 A/W,比探测率达到6.6 × 10⁸ Jones;10 μm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在80 K时的响应度达到0.13 A/W,比探测率达到2.3 × 10⁹ Jones。高迁移率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导体的响应度比低迁移率参考样品高了670倍。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响应度受到载流子漂移长度与电极间隙的比值以及吸收系数的限制。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当的配体修饰以获得高迁移率和良好的载流子寿命,对于长波长光探测来说至关重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4-01436-y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FET
    FET
    +关注

    关注

    3

    文章

    833

    浏览量

    64617
  • 场效应晶体管

    关注

    6

    文章

    396

    浏览量

    20093
  • 光电子器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8

    浏览量

    12531
  • TEM
    TE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7

    浏览量

    10854
  • 光电探测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74

    浏览量

    21065

原文标题:波长达18 μm的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模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波长?该如何选择?

    光纤世界里,波长选择如同调频收音,选对频道才能清晰接收信号。为什么有的模块传输距离仅 500 米,有的却能跨越上百公里?答案藏在那束的颜色里 —— 准确地说,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4:20 315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b>模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b class='flag-5'>波长</b>?该如何选择?

    模块波长与传输距离

           模块波长和传输距离是模块的重要参数,不同波长模块传输距离也不同,那么常用的波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6:53 649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b>模块<b class='flag-5'>波长</b>与传输距离

    第六篇:多波长

    随着800G及超越800G的超高速传输网络商用化的临近,在DWDM(密集波分复用)、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等成熟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超高速光通信需要更高效地利用光频谱带宽和载波信息。这将使得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09:43 379次阅读
    硅<b class='flag-5'>光</b>第六篇:多<b class='flag-5'>波长</b>计

    JCMSuite应用-利用微柱和量子产生单光子源

    这个例子的灵感来自Gregersen等人[1],其中将量子放置在微柱中以产生单光子源。但是,我们简化了问题,以便3D计算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流畅地运行: 微腔的几何形状 下图显示了放置在腔中心的x
    发表于 03-24 09:05

    12%到18%:超薄化镉CdTe太阳能电池结构优化驱动 BIPV 高效升级

    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良好的弱光性能和高温稳定性,非常适合用于建筑一体化伏(BIPV)。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Te)资源的稀缺性,并扩大其在BIPV中的应用,超薄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09:02 927次阅读
    12%到<b class='flag-5'>18</b>%:超薄<b class='flag-5'>碲</b>化镉CdTe太阳能电池结构优化驱动 BIPV 高效升级

    量子计算再进一步!在SiC上实现异质集成量子光源

    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 中国科学院2月18日宣布,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学院表示,该研究采用“搭积木”式混合集成策略,将III-V族半导体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00:14 797次阅读

    伯纳尔双层石墨烯:零/低磁场下半导体量子比特平台的潜力巨大

    研究背景 本征的谷自由度使得双层石墨烯(BLG)成为半导体量子比特的独特平台。单载流子量子(QD)基态表现出双重简并性,其中构成克莱默对的两个态具有相反的自旋和谷量子数。由于谷相关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7:14 533次阅读
    伯纳尔双层石墨烯:零/低磁场下半导<b class='flag-5'>体量子</b>比特平台的潜力巨大

    FRED案例:天文干涉仪

    简介 天文干涉仪能够实现恒星和星系的高角分辨率的测量。首次搭建的天文干涉仪分别由菲索(1868)和迈克尔逊(1890)提出。迈克尔逊恒星干涉仪于1920年成功地测出参宿四的直径。现如今,恒星
    发表于 01-21 09:58

    量子显示技术如何提升画质?

    ,甚至达到BT2020 90%以上。这意味着量子技术可以使液晶电视显示更丰富的色彩,接近真实世界的色彩表现。 高色纯度:量子显示技术通过精确控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3:24 647次阅读

    天文干涉仪

    简介 天文干涉仪能够实现恒星和星系的高角分辨率的测量。首次搭建的天文干涉仪分别由菲索(1868)和迈克尔逊(1890)提出。迈克尔逊恒星干涉仪于1920年成功地测出参宿四的直径。现如今,恒星
    发表于 12-25 15:26

    山东大学在量子单像素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胶体量子滤波片实物图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短波红外(SWIR)高光谱成像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探测技术,它能够捕获短波红外光谱范围内的三维(3D)光谱空间信息,使得基于光谱特征的材料和目标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06:21 486次阅读
    山东大学在<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点</b>单像素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化铋和锌镉别傻傻分不清

    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非金属元素中金属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新能源、信息科技、冶金、化工、电子、医药、国防航空航天等部门有着广泛而独特的用途。化铋和锌镉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01:01 1487次阅读
    <b class='flag-5'>碲</b>化铋和<b class='flag-5'>碲</b>锌镉别傻傻分不清

    使用CUDA-Q实现量子聚类算法

    量子计算机能够利用叠加、纠缠和干涉等量子特性,从数据中归纳出知识并获得洞察。这些量子机器学习(QML)技术最终将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0:14 787次阅读
    使用CUDA-Q<b class='flag-5'>实现量子</b>聚类算法

    半导体研究所在量子异质外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半导体量子(Quantum Dot,QD)以其显著的量子限制效应和可调的能级结构,成为构筑新一代信息器件的重要材料,在高性能光电子、单电子存储和单光子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半导体量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9:31 890次阅读
    半导体研究所在<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点</b>异质外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大在半导体量子系统中实现量子干涉与相干俘获

    测量结果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多组共振谱线,这样的奇偶效应是纵向耦合带来调制效应的直接证据。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半导体量子量子态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建军研究员以及本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08:44 583次阅读
    中国科大在半导<b class='flag-5'>体量子</b><b class='flag-5'>点</b>系统中<b class='flag-5'>实现量子</b>干涉与相干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