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汉威科技助力:传感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智能感知新生态

爱云资讯 2025-02-26 10:33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营收预计将达到461.1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将达到362亿美元。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传感器技术作为机器智能的感知基石,正经历着从单一参数检测到多维感知融合的范式转变,推动着机器人产业从工业自动化向拟人化智能的跨越式发展。

具身智能浪潮下的传感器技术跃迁

近年来,全球科技巨头的战略布局已经揭示了行业发展趋势: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优必选Walker系列等标志性产品的迭代,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一进程背后,是传感器技术从传统工业场景向生物拟态感知体系的全面升级。

具身智能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核心差异在于其感知能力。传统机器人主要依赖预设程序执行任务,缺乏对外界环境的实时感知与交互能力。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则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拥有了类似人类的“感知器官”,从而能够更自然地与环境进行互动。

一个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复杂的动作与交互功能,需要多种传感器的协同工作。例如,为了维持平衡,机器人需内置惯性测量单元(IMU);为了感知物体的形状、硬度等信息,机器人需配备柔性触觉传感器;而为了精准抓取和搬运物体,六维力传感器则至关重要。这些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机器人的“感知网络”,使其能够实时获取外界信息并作出相应调整。

柔性触觉传感器:机器人的“电子皮肤”

柔性触觉传感器是具身智能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的关键组件之一。据了解,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国外厂商居多,国内厂商近年来也表现不俗,如汉威科技集团,是国内最早涉足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企业之一,自主研发生产实力达国内前沿、国际先进水平。据汉威科技消息,其于2024年参与了国内首个柔性电子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发展。

汉威科技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采用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以柔性材料为基底,集成了众多传感点,能够采集压力、温度等多种信号。这些传感器不仅超薄(厚度小于0.3mm)、超柔韧(可反复弯曲100万次仍保持良好性能),而且具有高灵敏度(能够精准检测羽毛轻拂的力度)和高分辨率(可集成100个传感点/cm²)。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中,柔性触觉传感器被整合到机器人的灵巧手上,成为其执行复杂、精细动作的重要感知基础。例如,当机器人需要抓取易碎物品时,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物品的形状、硬度及抓取力度,从而确保动作的精准与安全。

惯性测量单元:机器人的“平衡卫士”

惯性测量单元(IMU)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它结合了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机器人的倾斜、旋转角度变化以及加、减速速度变化等信息。汉威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单元,基于MEMS制造工艺与SIP系统级封装技术,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可靠性强等优点。当机器人遇到不平坦路面或受到外力冲击时,IMU能够迅速感知这些变化并与控制系统联动,调整机器人姿态以保持平衡。此外,IMU还可与其他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配合使用,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环境感知与理解等功能。

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的“力量感知器”

除了柔性触觉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外,六维力传感器也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它能够同时测量三个方向的力和三个方向的力矩,从而实现对物体精准抓取和搬运的控制。

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中,六维力传感器被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处或灵巧手上。当机器人需要抓取一个物体时,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到物体的重量、形状以及抓取过程中的力变化,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够平稳、准确地完成抓取任务。

这场由传感器技术驱动的触觉革命,正在重塑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当机器能够感知羽毛拂过的细微力度,辨别不同材质的纹理特征,甚至实现握手时的力度自适应,人类对智能机器的认知边界将被彻底打破。在这轮产业变革中,像汉威科技这样兼具技术创新能力和批量化制造的企业,或将定义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感知标准,推动智能科技向更高维度的生命感知领域不断演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32

    浏览量

    769665
  • 智能感知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06

    浏览量

    18106
  • 人形机器人
    +关注

    关注

    7

    文章

    763

    浏览量

    1771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形机器人感知革命!创新形态机器视觉传感器涌现

    能力归运动能力,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还是需要预设固定程序运行,离真正要实现具身智能还很远。要实现具身智能,还需要AI、算力、感知的配合。最近速
    的头像 发表于 04-05 05:10 2396次阅读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感知</b>革命!创新形态<b class='flag-5'>机器</b>视觉<b class='flag-5'>传感器</b>涌现

    ADI ADMT4000磁性位置传感器助力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

    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技术挑战。本文将介绍ADI的ADMT4000磁性位置传感器,并阐述其如何通过无源多圈检测技术为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提供一个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4:05 1562次阅读
    ADI ADMT4000磁性位置<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助力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关节设计

    ADI人形机器人的“感觉神经 + 电力神经元”核心芯片方案盘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模拟/混合信号芯片公司,凭借其在 传感器、信号链、精密模拟、功率管理与接口技术 方面的深厚积累,已成为人形机器人核心组件方案的重要供应商。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3:41 1020次阅读

    纳芯微磁传感器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性能提升

    纳芯微磁传感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其高精度磁角度编码可精准检测关节位置和运动轨迹,赋予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1:39 909次阅读
    纳芯微磁<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技术</b>推动<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性能提升

    具身智能时代来临,灵途科技助力人形机器人感知升级”

    4月22日至24日,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NEPCON China 2025)在上海如期开展。本届展会重磅推出“人形机器人拆解展区”,汇聚35+家具身智能产业链领军企业,围绕机械结构、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09:31 258次阅读
    具身<b class='flag-5'>智能</b>时代来临,灵途科技<b class='flag-5'>助力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感知</b>升级”

    国产替代破局: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产业链深度拆解(附技术路线对比)

    传感器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层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5:22 675次阅读
    国产替代破局:<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传感器</b>产业链深度拆解(附<b class='flag-5'>技术</b>路线对比)

    威科技已与稚晖君的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开拓机器人传感器蓝海市场

    传感器专家网获悉,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威科技: 贵公司除与宇树机器人有合作之外,还与哪些著名机器人公司有合作?与智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18:21 1040次阅读
    <b class='flag-5'>汉</b><b class='flag-5'>威科</b>技已与稚晖君的智元<b class='flag-5'>机器人</b>达成合作,开拓<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传感器</b>蓝海市场

    ST、威科技和纽迪瑞入局人形机器人,多家企业亮出关键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雷达、柔性电子皮肤、高性能惯性测量单元(IMU)及力控扭矩传感器等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2025年,人形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09:08 6487次阅读
    ST、<b class='flag-5'>汉</b><b class='flag-5'>威科</b>技和纽迪瑞入局<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多家企业亮出关键<b class='flag-5'>传感器</b>

    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为人形机器人装上“中国触觉”

    在全球人工智能向具身智能跃迁的浪潮中,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想象加速走进现实。波士顿动力的Atlas完成高难度空翻、特斯拉Optimus在工厂执行精密操作、优必选Walker系列走进家庭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5:46 809次阅读
    <b class='flag-5'>汉</b><b class='flag-5'>威科</b>技柔性触觉<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为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装上“中国触觉”

    伺服电动缸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集成高精密减速、高性能电机、丝杆机构、传感器以及伺服控制系统,伺服电动缸在保证更小体积的基础上实现了驱控一体化,从而满足了人形机器人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四、提升性能与可靠性德迈传动伺
    发表于 02-06 09:04

    洞察: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产业链概览

    机器人外部感知能力需求提升,传感器为发展重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快,特斯拉Optimus、Figure、优必选等国内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36 805次阅读
    洞察:<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传感器</b>产业链概览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非常重要的地位。 先说这个自主机器人的计算系统。计算系统是自主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自主机器人通过智能计算系统与物理世界交互,自主地完成任务。通常会包括几个关键的模块,分别是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6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背景知识与基础模块

    物理交互纳入智能系统的核心要素。 第3章是探讨机器人计算系统。这一章节详细阐述了自主机器人的软硬件架构。计算系统需要满足机器人任务对算法的精度、实时性和功耗要求。书中介绍的多
    发表于 12-19 22:26

    一文讲透人形机器人常用的四类感知传感器:视觉、力/力矩、触觉、IMU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生活,成为未来智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执行复杂的任务,还能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的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44 3529次阅读
    一文讲透<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常用的四类<b class='flag-5'>感知</b><b class='flag-5'>传感器</b>:视觉、力/力矩、触觉、IMU

    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感知核心(附报告全文)

    人形机器人中较为重要的几种传感器有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IMU、视觉传感器等。 六维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6:45 2001次阅读
    <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感知</b>核心(附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