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制造流程中,回流焊炉作为 SMT(表面贴装技术)的核心设备,其炉膛清洁度直接影响焊接良率与设备寿命。助焊剂在高温下挥发的有机成分会在炉膛内壁、冷却管道及冷凝系统形成固态残留,这些残留不仅会像锅炉积灰一样降低热传导效率(实测数据显示,0.5mm 厚的助焊剂残渣可使加热区热效率下降 15%-20%),还会因高温碳化形成导电性杂质,污染 PCB 板表面导致短路风险,甚至堵塞冷却管道影响控温精度。因此,科学规范的清理流程是保障回流焊稳定性的关键。
一、清理前的准备工作
设备停机与安全确认
首先关闭加热电源及总控开关,在设备显眼处悬挂“正在维护” 警示牌,防止误操作。不同功率的回流焊炉冷却时间差异较大:小型桌面式设备需 30-60 分钟,大型量产型设备(如 8 温区以上)建议冷却 2-3 小时至炉膛温度≤40℃—— 骤冷可能导致炉膛不锈钢内胆因热胀冷缩变形,尤其需避免用冷水直接冲洗高温部件。
工具与耗材准备
- 基础工具:绝缘扳手(防止静电损伤内部传感器)、铜质 / 塑料铲(避免划伤炉膛内壁的特氟龙防粘涂层)、软毛刷(尼龙材质,硬度≤50 shore,防止残留划痕)、超声波清洗机(建议功率 500-800W,适配拆卸零件的清洗槽);
- 清洗剂:优先选择 中性助焊剂专用清洗剂 (pH 值 6-8,含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禁用强酸(如盐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或含卤素溶剂(如三氯乙烯)—— 这类试剂会腐蚀炉膛的镍铬合金加热管及冷却区的铝制散热片;
- 防护装备:丁腈耐化学手套(防溶剂渗透)、护目镜(防清洗剂飞溅)、活性炭口罩(吸附挥发的有机气体),若使用超声波清洗机,需额外佩戴隔音耳塞。
二、分步清理流程
1. 炉膛拆解与预处理
待炉膛完全冷却后,依次断开氮气管道(若为氮气氛围炉)、热电偶连接线及冷却水管路(注意先关闭水源并排空管道积水)。打开炉膛后,先用软毛刷清除表面浮尘,再用塑料铲轻轻剥离大块已碳化的助焊剂残渣(力度以不刮擦内壁为准)—— 对于缝隙处的残留,可先用蘸有清洗剂的无尘布湿敷 5-10 分钟软化。
2. 可拆卸部件的深度清洁
将冷凝板、助焊剂回收管、风轮叶片等可拆卸部件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加入专用清洗剂(液位没过零件 2cm),设置温度 50-60℃、频率 40kHz,清洗 15-20 分钟 —— 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能有效清除管道内壁的微孔残留。清洗后用去离子水冲洗 2-3 次,避免清洗剂残留,最后放入 60℃恒温烘箱烘干(或用洁净压缩空气吹干,压力控制在 0.3-0.5MPa,防止零件变形)。
3. 不可拆卸部分的原位清洁
对于炉膛内壁、加热管表面等无法拆卸的区域,用喷壶将清洗剂均匀喷洒在表面,静置 3 分钟后,用带刷头的长柄工具(如伸缩杆 + 尼龙刷)往复擦拭,尤其注意加热区与冷却区的过渡段(此处温度波动大,残留最易堆积)。清洁完成后,用蘸有去离子水的无尘布二次擦拭,确保无清洗剂残留(残留的清洗剂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4. 组装与复检
所有部件风干后按拆卸相反顺序组装,重点检查密封胶条(如炉膛门的硅胶密封圈)是否老化开裂,若有破损需及时更换(老化的密封件会导致炉内温度泄漏,影响温区稳定性)。组装后接通电源(不开启加热),运行风机 3-5 分钟,排出残留的清洗剂挥发物。
三、关键注意事项
- 定期清洁周期 :根据生产强度制定计划—— 每日生产 8 小时的设备建议每 2 周清洁 1 次,三班倒连续生产的设备需每周清洁,若使用免清洗助焊剂,可延长至每月 1 次(但需加强日常巡检);
- 异常处理 :若发现残留呈黑色坚硬块状(说明助焊剂高温碳化严重),需检查回流焊温度曲线是否异常(如加热区实际温度高于设定值);若冷却管道内壁有粘稠残留,可能是冷却水温过高(建议控制在 20-25℃)导致助焊剂冷凝不完全;
- 设备保护 :清洗过程中严禁触碰加热管的接线端子,组装后需先进行空载升温测试(从室温升至 150℃保持 30 分钟),确认无异味或烟雾后再投入生产。
科学的回流焊炉清洁不仅能维持焊接温度的稳定性(实测清洁后温区温差可控制在±2℃内),还能延长加热元件寿命 30% 以上。在电子制造精细化管理中,设备维护与工艺优化同等重要 —— 规范操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不良率,提升生产效率。
审核编辑 黄宇
-
smt
+关注
关注
43文章
3070浏览量
72662 -
回流焊
+关注
关注
14文章
518浏览量
1765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什么是回流焊,大型双导轨回流焊的优势有哪些

电路板激光焊锡助焊剂残留清洗全方案:从危害到源头控制解析
回流焊问题导致SMT产线直通率下降,使用我司回流焊后改善的案例
浅谈蓝牙模块贴片加工中的二次回流焊接
电路板故障暗藏 “隐形杀手”:助焊剂残留该如何破解?

评论